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2-28
    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5, 32(1):  2-3. 
    摘要 ( 195 )   PDF (419KB)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5, 32(1):  4-4. 
    摘要 ( 197 )   PDF (752KB)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治理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双重路径
    蒋大国,胡倩
    2015, 32(1):  6-12. 
    摘要 ( 276 )   PDF (1354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与居村农民是农民市民化的两大主体.农民市民化是进城农民与居村农民享有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此相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应包括两条相对应的路径:一是“城市异地”转移路径,即通过发展大中小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实现部分农民异地市民化;二是“农村就地”转移路径,即通过发展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吸引更多的居村农民向特定地区聚集,实现部分农民就地市民化。
    “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主要困境及推进路径
    徐晓军
    2015, 32(1):  13-19. 
    摘要 ( 299 )   PDF (1355KB)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化同步”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提供了理念支撑,结合“四化同步”发展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以新型城镇化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突破点,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在阐述、厘清“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逻辑依据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不紧等“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
    邵占鹏
    2015, 32(1):  20-25. 
    摘要 ( 277 )   PDF (1340KB)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通过信息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形式来扭转农村“信息化”滞后于“四化同步”中其他“三化”的局面;在信息时代中凸显农村的固有优势,弥补农村的地域局限,避免陷入城镇化中的“现代化思维的陷阱”;从城乡产业链不对等关系入手,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促进人才的城乡逆向流动。因此,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促进电子商务的就地发展等措施,可以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政治学研究
    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
    朱春燕
    2015, 32(1):  26-30. 
    摘要 ( 260 )   PDF (1331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总结我党经验教训的必然之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实然之势。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以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有效武器,以开好民主生活会为重要途径,以增强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为关键目标,以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为有力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探索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
    符俊,杨业华
    2015, 32(1):  31-34. 
    摘要 ( 200 )   PDF (1321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反思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存在受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影响、课程目标存在缺陷、课程内容未考虑地区和教学对象的差异等问题。因此,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建设,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墨西哥政党法规初探
    靳呈伟
    2015, 32(1):  35-38. 
    摘要 ( 273 )   PDF (1440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党法规是从严治党所依据的法度。规制政党的政党法规既包括国家涉党法律,也包括政党内部规章。除了宪法、选举法等国家法律,墨西哥政党还受自身内部规章的规制,尤其是在处理涉及政党内部事务或者政党组织运行的问题时,主要依据内部规章。在内部规章建设方面,墨西哥三大政党的情况虽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点:构建了涵盖范围较为全面的内部规章体系,内部规章包含的原则与规范具有约束力,内部规章合乎国家法律。
    经济理论与实践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朱哲学,吴昱南
    2015, 32(1):  39-43. 
    摘要 ( 211 )   PDF (1589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武汉市为例,选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 三项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经济增长通常会引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但是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却没有显著作用,这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且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建立多元城镇群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武汉增强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研究
    刘兰,罗凡
    2015, 32(1):  44-50. 
    摘要 ( 252 )   PDF (1431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中心城市辐射力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武汉市的辐射力现状和制约因素,结果显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科技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尚待提高。武汉市要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黄锐
    2015, 32(1):  51-55. 
    摘要 ( 192 )   PDF (1327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经历了由诱致性变迁向强制性变迁的转变。早期流转制度的发展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协调,因村集体响应获利机会导致了流转制度的诱致性变迁,但其存在内部规则难以外化、制度滞后及制度供应不足等问题,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农民权益。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单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已无法满足土地制度改革的需要,政府主导的流转制度强制性变迁作用日益凸显。影响流转制度强制性变迁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利益偏好、土地要素价格扭曲、充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土地供求矛盾等。
    公法研究
    司法的公众参与:司法回应民意的原则与机制
    牟爱华
    2015, 32(1):  56-62. 
    摘要 ( 244 )   PDF (1359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保障司法的公众参与角度,研究司法为何和如何正确积极地回应民意,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回应民意机制,保障公民司法参与权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司法回应民意应坚持司法独立与依法审判原则、理性与客观公正原则和程序正当与审判公开原则,并改革司法旁听制度,落实公民法院旁听权。移植和建构法庭之友制度,拓宽法院吸纳民意渠道,参考吸纳理性正确的民意,改革和完善法院案卷信息和司法记录公开查询制度,接受公众监督。
    论法治视野下信访终结机制的构建
    夏金莱
    2015, 32(1):  63-70. 
    摘要 ( 321 )   PDF (1366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访终结适用于诉求类信访。信访终结审查机关,应遵循以程序性审查为主、实体性审查为辅的原则。终结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方式构成了信访终结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要实现信访法治化的目标,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配套机制,包括律师代理信访制度、完善的公益组织以及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同时还应处理好信访终结与信访人权益保护的关系。
    “宪法是公法”范式的文化危机
    仪喜峰
    2015, 32(1):  71-75. 
    摘要 ( 311 )   PDF (1330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伴随着现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已突破了西方文化圈的范围,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近代宪法以“公法范式”为理论基础,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文化的局限性。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宪法学理论与宪法文化时,应当有一种清醒的“民族自觉”意识。我国的宪法文化只有坚持本土化的研究路径,才能真正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宪法学理论,才能为世界宪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美国纽约州法院接近正义运动观察及启示
    高陈
    2015, 32(1):  76-80. 
    摘要 ( 251 )   PDF (1401KB)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纽约州法院接近正义运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法院通过“设立副首席行政法官职位、争取立法机构资金支持、建立法院帮助中心和网站、与律师和社会各界合作”等举措,努力实现“确保所有人、特别是低收入者平等利用司法”的目标。该项改革对我国法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民法院应当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司法需求,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完善我国行政备案制度的构想
    徐景波
    2015, 32(1):  81-85. 
    摘要 ( 231 )   PDF (1331KB) ( 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行政备案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手段,在行政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适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行政备案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在实践中,存在着用语混乱、法律责任不清、程序不规范、救济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健全制度、机制等手段,加快推进行政备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中国文史研究
    刘咸炘《文心雕龙》研究述略
    陈开林,冯之
    2015, 32(1):  86-89. 
    摘要 ( 303 )   PDF (1383KB)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晚清民国时期,“龙学”大兴。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均蜚声学界。而刘咸炘《文心雕龙阐说》一书由于生前未曾刊行,不为学界所知。随着《推十书》的刊布,《文心雕龙阐说》的价值亟待发掘。刘咸炘运用札记的形式,对《文心雕龙》50 篇予以评点,颇多创见。然千虑一失,亦偶有失误。
    狮子入华相关问题再考——与林移刚先生商榷
    侯立兵
    2015, 32(1):  90-96. 
    摘要 ( 235 )   PDF (1464KB)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证狮子入华的问题不可囿于“在华言狮”,研究视野还应回到原产地或输出地。“狻麑”与“狮子”,不止是名称之异,实则是破解狮子入华路径的语源学密码。通过考证零星的文献线索,可勾勒出狮子海路入华的大致路径。亚丁、马六甲、斯里兰卡、占城可能是狮子海路入华的重要中转站。中原朝廷却贡狮子的缘由,并非只是经济耗费的考量,还有帝王力图树立德政形象的原因。明朝却贡现象频发,还与海上私人贸易繁荣与混乱情形下的海 禁政策相关。
    教育学研究
    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发展特点研究
    赖运成,叶一舵
    2015, 32(1):  97-104. 
    摘要 ( 276 )   PDF (1442KB)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福建和江西7 所城市中学2107 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女生的人际敏感性高于男生;(2)整体上看,独生子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际敏感性程度无明显差异,随着年级的上升,中学生人际敏感性呈下降趋势;(3)在城市中学就读的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有更高的人际敏感性;(4)亲子关系质量和父母关系质量会影响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内涵探要
    何理
    2015, 32(1):  105-108. 
    摘要 ( 246 )   PDF (1321KB)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话语体系的一种,与一般话语体系既有相同意蕴,也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要正确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独特内涵,既要从现有研究成果中寻找共识,也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生成过程中总结其特性。由此认为,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指话语主体把能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语词,按照一定的话语方式建构起来的、以教材文本为载体的有机整体。
    法学研究生与导师比例失衡问题研究——基于法律硕士招生的实证考察
    刘磊
    2015, 32(1):  109-113. 
    摘要 ( 244 )   PDF (1396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学法律专业硕士的设置,以及招生院校数量的迅速扩张,导致法律硕士专业的招生数量猛增。分析招生院校名单,发现绝大部分招生院校同时招收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法硕)与非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法硕)的学生,招生数量总体呈扩大趋势,打破了原有的师生比例结构而致失衡。部分院校在没有非法学法硕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同时招生颇具规模的法学法硕、非法学法硕,过于盲目。法律硕士的教育应当注意师生比例,提高培养质量,检视部分院校招生规模。同时,采取发挥双导师制作用、限制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增加研究型导师数量等方式方法,使法律硕士培养完成由规模化的进路向提高教学质量的进路转化。
    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
    樊鑫
    2015, 32(1):  114-117. 
    摘要 ( 272 )   PDF (1317KB)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为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的理论运用和实践探索机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主要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大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就业信心、提高就业与社会参与意识。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1+2+1”师范生培养模式探析
    徐红
    2015, 32(1):  118-121. 
    摘要 ( 290 )   PDF (1402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1”师范生培养模式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专家型教师的素质标准为培养依据,对师范生进行1 年的“宽口径”培养、2 年的“厚基础”培养及1 年的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培养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方式。该培养模式立足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秉持教师职前培养(师范生培养)、入职教育及职后培训为一体的宗旨,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现有的本科层次师范生培养模式的不足。
    英文摘要
    ABSTRAC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5, 32(1):  122-128. 
    摘要 ( 180 )   PDF (873KB)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