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
    郑声衡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1): 96-100.  
    摘要562)      PDF(pc) (1143KB)(2588)    收藏
    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有影响,为大家所公认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功能法、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浸入式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等12种.各种教学法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月各自的短处.因此,我们对外语教学法各流派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那种认为某一种外语学方法最正确、最先进,可以替代其他方法的观点对外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国内爵士乐研究现状述评(2000—2015)
    柳犁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3): 117-123.  
    摘要476)      PDF(pc) (1527KB)(2533)    收藏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以爵士、布鲁斯、拉格泰姆等词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出与爵士乐研究相关的文章。通过分析归纳,这些文章主要从爵士乐的起源和历史、爵士乐风格、爵士乐动态发展、爵士乐演奏、爵士音乐家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进一步分类,并对每一类展开论述,随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从中找出不足以及研究者忽略的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中的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
    徐行,薛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3): 32-37.  
    摘要334)      PDF(pc) (1146KB)(2363)    收藏
    阶级与阶层是研究社会结构与政治发展动力问题的核心概念.阶级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生活方式和政治组织等因素而划分的社会集团;阶层是处于阶级内部和阶级外部的更为细小的社会集团.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从理论上看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实践上看都是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知识保障.中国社会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化,全面、深刻地理解这种变化,必须综合运用阶层分析和阶级分析.综合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政治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 (4): 2-3.  
    摘要639)      PDF(pc) (424KB)(181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钱 力,孙 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1): 58-70.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23.01.006
    摘要897)      PDF(pc) (1551KB)(1729)    收藏
    城乡融合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数字 经济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力与新机遇。文章基于 2003—2020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资本配置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资本配置能力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关键路径。基于此,提出推进数字设施基础化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发展数字生产力等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 (4): 4-4.  
    摘要498)      PDF(pc) (178KB)(172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比较优势、技术模仿: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之路
    陈才兴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3): 23-32.  
    摘要583)      PDF(pc) (1184KB)(1723)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为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而东亚"四小龙"迅速崛起的原因.但由于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缺乏了解,简单地认为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因为它们采取"进口替代"内向发展以及采取"出口导向"外向发展战略的结果.近期在关于"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中,又有学者简单地认为,导致拉美经济增长危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比较优势模式",而反对者则认为,"恰恰是因为过早地放弃了比较优势竞争模式".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中较为典型的巴西为例,导致巴西经济增长危机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历史的羁绊,社会、政治转型滞后,经济基础落后,而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又追求高经济增长、高发展目标,过度依靠外资和国家力量,强力推进重化工业发展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民国以来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水平研究回顾
    高路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6): 26-31.  
    摘要372)      PDF(pc) (1305KB)(1657)    收藏
    对于近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前半期(1900—1949年)中国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自民国以来就不断有中外学者和政府机构、外国团体进行过统计、分析。这些成果都成为今天的研究者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础材料,但都远远没有穷尽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该研究仍然是一个既繁复棘手,又十分重要并有极大深入研究空间的课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武汉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特色重塑
    张笃勤,程明华,刘松,徐志红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2): 37-43.  
    摘要1036)      PDF(pc) (1287KB)(1592)    收藏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综合表现,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优良个性特征,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其实际意义越来越超出文化审美范畴,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则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武汉城市特色的演变进程,重点考察分析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探讨如何培育当代武汉城市空间特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东野圭吾小说叙事的时间策略——基于《白夜行》与《解忧杂货店》的分析
    侯立兵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 (4): 92-97.  
    摘要462)      PDF(pc) (1589KB)(1566)    收藏
    通过闪回、断续、并行、穿越,将“熟人”陌生化等多种手段,东野圭吾重组故事时间,让时间出现有意味的“倒错”。与此同时,又通过具体的流行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来“标记”故事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和位移。各条线索并行叙述,渐进式地汇入主体情节之中,此种时间策略使得《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在叙事布局上呈现出“鱼骨架”模式。时间的疏密变化,又让叙事速度与事件频率相应变动,从而不断增加故事的动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冷战思维
    钮维敢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2): 34-37.  
    摘要582)      PDF(pc) (1215KB)(1498)    收藏
    学术意义上的冷战思维是与冷战概念紧密相关的.冷战思维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有过;当代冷战思维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具有隐蔽性,不利于世界和平;当代冷战思维与民主和平论有密切的联系,消除冷战思维要进一步优化建构民主和平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论俾斯麦时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
    唐庆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5): 41-45.  
    摘要659)      PDF(pc) (1289KB)(1486)    收藏
    俾斯麦率先在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它超越了应付时变的功效, 不仅适应了德国工业化的现实需要, 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也为世界各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创造了先例, 提供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 客观上它为资本主义历史进程注入了社会主义因素, 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由阶级对立向合作包容的新社会关系的转变, 影响广泛而深远。德国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 为中国结合国情研究社会政策的实践以及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英文冒号的对比研究
    袁希娟,徐荣花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4): 150-152.  
    摘要706)      PDF(pc) (1301KB)(1469)    收藏
    对标点符号之一的冒号从书写形式、主要作用、用法、停顿时间等四个方面做了英汉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英文冒号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别,为人们正确使用冒号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空间生产——从列斐伏尔到福柯
    孙全胜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4): 89-95.  
    摘要781)      PDF(pc) (1441KB)(1428)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运动的突飞猛进,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进入空间时代,空间生产模式也 由先前的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列斐伏尔面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空间生产现象,用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对空间生产过程及其问题作了解读,形成了“空间生产”思想。列斐伏尔之后,哈维、苏贾等学者深化了“空间生产”的研究视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日本人眼中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评介
    邓正兵,邓红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5): 90-96.  
    摘要583)      PDF(pc) (1556KB)(1421)    收藏
    《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是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武汉博物馆组织编译的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报道、战史及研究成果等资料汇编。丛书共6卷:一是《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当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的决策命令等,记述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进程,是日本方面研究武汉会战的重要资料;二是《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共分3卷,收录了《朝日新闻》关于武汉会战的新闻报道,同时收录日方关于中山舰的相关资料,动态地反应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详细过程;三是《武汉会战日军参战部队战史选译》,包括《熊本兵团战史》和《乡土部队奋战史》中关于武汉会战的内容;四是《武汉会战日方图片汇编》,以当时日本出版的历史写真图片为主,也收录了战后日本部分研究著作所披露的图片,具体而直观地反应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部分表现。整套丛书对于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丛书内容带有浓厚的日方感情色彩,比如对日军作战力的吹嘘和对中国军队的鄙视污蔑等,阅读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
    韩大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1): 58-61.  
    摘要693)      PDF(pc) (1142KB)(1414)    收藏
    基本权利是现代宪法学的重要部分,直接体现了国家与公民的基本关系.不同的宪法文化与体制孕育着不同风格与特色的基本权利体系.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宪法发展的基本特点.日益呈现出开放性与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大数据与审判管理的科学化
    李卫国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14-22.  
    摘要525)      PDF(pc) (1657KB)(1384)    收藏
    大数据是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状态的概括和新描述,大数据正在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机制。司法大数据是法院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司法工作中运用好大数据对于推动审判管理科学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运用大数据提升审判管理水平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与障碍。为促进审判管理的科学化,人民法院应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司法数据的互通共享;提高司法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全面收集存储司法数据信息资源,大力推进司法数据的精准分析、深度发掘与运用;建立质效型运维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基于中西文化对比的旅游文本翻译
    李成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5): 110-116.  
    摘要545)      PDF(pc) (1173KB)(1338)    收藏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本翻译,应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即原文和译文间信息功能的对等,而非语言形式上的对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不难理解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因而翻译策略应着眼于英汉旅游文本风格上的差异,在译文表达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尽量减少文化信息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实现旅游翻译的预期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中国生命教育现状、问题与建议
    余晓敏,李春方,章劲元,郭晓丽,雷光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5): 120-123.  
    摘要269)      PDF(pc) (1454KB)(1263)    收藏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生命潜能的发挥。针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从“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我国幼儿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为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生命教育实施的内容、标准和途径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我国生命教育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利玛窦在韶州建造的第一座教堂的位置及建筑风格考
    刘明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2): 109-111.  
    摘要721)      PDF(pc) (3414KB)(1238)    收藏
    韶州是利玛窦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第二站。利玛窦在韶州传教6年,并建立了耶稣会传教团据点,为天主教向南昌、南京、北京发展,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以及人际关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玛窦在韶州建的第一座教堂,见证了利玛窦在韶州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象征意义。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未找到利玛窦所建的韶州第一座教堂的具体位置。通过对新近发现的明朝韶州同知刘承范遗稿《利玛传》的剖析,初步确定利玛窦在韶州建造的第一座教堂的位置,对利玛窦在韶州设立的传教机构情况有进一步明确的考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