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编委会
书刊订购
栏目建设
English
期刊社主页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下载排行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目 录
《江汉学术》2021年第1期目录
《江汉学术》编辑部
2021, 40(1): 2-4.
摘要
(
197
)
PDF
(332KB)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律专栏_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视域与新话语
论应急行政法的部门定性及其法治发展路径
谭 波,王 玉
2021, 40(1): 5-14.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1
摘要
(
310
)
PDF
(1385KB) (
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促成的应急行政的职能专门化,进一步显示了应急行政单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大应对”或“大应急”的体系应运而生、应时而行,就这一点而言,同为大国的美俄应急管理的国家安全化趋势,对我国应急行政与国家安全之间关系的定位有着明确的启示作用:部门协调需要强化,资源调配能力需要进一步统合。行政紧急权21世纪初走上前台的过程,不同于当前应急行政权的统合,两者有着不同的功能与理论侧重。应急行政法的原则应进一步体现专门化,同时 考虑利益衡量的问题。应急行政法应契合社会共治趋势,体现其部门中的“软”属性,同时注重本领域法律规范的有机整合。
论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确立与规则建构
吴良志
2021, 40(1): 15-23.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2
摘要
(
377
)
PDF
(1339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立的法理基础是预防性行政诉讼与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法定的机关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事实行为具有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法律关系、行政行为无效、事实行为违法,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或者判令禁止或停止行政行为或事实行为实施的诉讼制度。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体现为双重预防性,容许性体现为规范和实践两个层面。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需要在启动要件、举证责任、适用范围、与诉前程序调适、与暂时法律保护措施对接等方面建构和完善相关规则。
社会学
志愿者背景、动机结构与志愿行为的关系研究
陈静静,冯 浩
2021, 40(1): 24-33.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3
摘要
(
474
)
PDF
(1453KB) (
1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志愿动机是个人寻求志愿机会并维持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对志愿动机的理解对于志愿者招募及维持至关重要。在梳理动机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志愿者功能量表(VFI)对云南省424位多服务领域的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综合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独立样本T 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VONA)和卡方检验法,可对相关人口统计学指标、志愿动机及志愿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可证实社会经济地位(SES)对于可持续性志愿活动的重要性,发现动机结构中的利他取向(other-oriented)动机和自利取向(self-oriented)动机对于志愿行为活跃度和介入性的不同影响。研究可发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志愿动机结构有所不同,志愿活动能够成为提高低收入者社会参与度和增进其公共生活的途径。
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研究:知识图谱与未来展望
黄俊辉, 李 放
2021, 40(1): 34-43.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4
摘要
(
414
)
PDF
(1488KB)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在我国得到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满意度研究开始为学界所关注。基于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廓清现有研究的文献概况、发展脉络和基本论域,从总体上呈现出该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期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国内学界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论域主要分布在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满意度影响因素、满意度测评方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集 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学术关注度还不够高,整体研究水平亟待加强;满意度测评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亟需提升测评的科学性;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导向尚存分歧,有待进一步化解;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对公共服务治理的理论反思。
涉农政策满意度如何影响村民自治参与
方 帅
2021, 40(1): 44-54.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5
摘要
(
417
)
PDF
(1390KB)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政策与村民自治是三农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2017年3844位农民样本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考察农民的涉农政策满意度与村民自治参与的关系,并进行异质性和影响路径的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涉农政策满意度可归因为综合性涉农政策满意度和保障性涉农政策满意度,其中,农民对保障性涉农政策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综合性涉农政策的满意程度。涉农政策满意度与村民自治参与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即农民的涉农政策满意度越高,其参与村民自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且对农村男性、老年、中等收入家庭农民的影响尤为明显。从影响路径看,保障性涉农政策满意度主要通过提高农民的政府满意度来增进村民自治的参与度,而综合性涉农政策满意度通过这一路径影响村民自治参与的表现并不明显。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涉农的相关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村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经济管理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陈东景,孙兆旭
2021, 40(1): 55-65.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6
摘要
(
392
)
PDF
(1446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选取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区,运用基准面板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经济发达省份还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新型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具有促进效应;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经济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影响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省份新型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存在后发优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增强,而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金融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优于金融效率,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优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门槛效应不显著。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中心诗”观念:朝向现实的出发之旅——对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观的一种考察
李海英
2021, 40(1): 66-76.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7
摘要
(
379
)
PDF
(1435KB)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中心诗”构想始于“二战”之际,成型于战后,延伸到1950年代,目的在于摆脱浪漫主义、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以现实结构为中心参照物建立起一套精准的诗歌理论,倡议现代诗人去创造同时满足理性和想象力的当下之诗。该诗学观着重讨论了“诗与我们的关系”“部分与整体”“往昔与当下”“想象与虚构”“最终的现实”等问题,重新思考现实与现代诗歌的关系,认为当下现实既是多样、流动、瞬息万变的,又是单调、贫乏、重复性的,每一时刻的所见之物无时无刻不在进入一种新关系之中,而现代诗歌应该做的是重视与我们直接相关的东西,视每一部分为中心所在,对相对立的、同样真实的最新现实进行阐释,用语言符号构筑出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际世界的中心处,达到所见、意识、思想与语言的同时在场。
实验性诗写中的流行文化与词语流嬗变——从《好莱坞的达菲鸭》析读阿什伯利的诗歌
盛 艳
2021, 40(1): 77-85.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8
摘要
(
317
)
PDF
(1355KB)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约翰·阿什伯利诗歌实验派的语言写作倾向表现在细节叙述的跳跃与用词的晦涩,同时阿什伯利将现代艺术与诗歌创作结合,试图通过诗歌达到表现主义绘画的效果,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一定的阅读障碍。《好莱坞的达菲鸭》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并呈现出跳跃度极大的词语流嬗变。通过研究还原当时的流行文化特征,可发现流行文化是衔接词语流的重要环节,进而揭示阿什伯利诗歌晦涩的原因:1. 词语流的纵跃、拼贴与重组与流行文化的映射与拼接相关。 2. 阿什伯利通过词语流的嬗变模糊其写作意图,实现了对个人化情感的规避。3.《好莱坞的达菲鸭》展现了阿什伯利的写作雄心,其诗歌的嬗变路径展现了用诗歌图景还原世界的过程。流行文化使得历史图景、社会现象、地理特征的拼接以及虚幻和现实的相互转换在诗中成为可能。阿什伯利的诗歌是对流行文化下的破碎的、不可预知的世界的重新构建。
艺术专栏_艺术史论新视野
“生涯”系列绘画的图像叙事学研究
龙晓滢
2021, 40(1): 86-94.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09
摘要
(
378
)
PDF
(4330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威廉·荷加斯的《妓女生涯》和《浪子生涯》系列绘画,将新闻报道的案件分为“女人”的故事和“男人”的故事,来进行生动的图像叙事。在具体的图像叙事当中,呈现出固定主角的重复出现、顺序的情节叙事、剧场视点的戏剧性片段定格、叙事图像之世俗性的特点,极大地拓展了绘画的表现力。这些特点,与荷加斯以图像的方式来模拟剧场观剧体验的叙事方式紧密相关。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绘画方式,荷加斯的“生涯”系列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18世纪英国叙事图像的代表。
近代文艺作品中的法律伦理反思——以菲尔丁和荷加斯为中心
田 津,朱宾忠
2021, 40(1): 95-103.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10
摘要
(
315
)
PDF
(1383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英国刑法领域中的经验主义风向渐强,对罪犯信息的关注趋重。同时,宪政变革促进英国的法治实践由“上帝之法”转为“人之法”,逐渐步入现代性轨道,向资本主义法制过渡。菲尔丁和荷加斯作为同时期的文艺家,对英国的法治进程有着相同的关怀。在关注社会犯罪现象时,他们将现实主义考量融入对罪犯人物的刻画,强化了刑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他们关注英国法治的现代性转向,反思或质疑传统神学秩序,建构法律权威,表征资本主义法制萌芽。两人运 用文学或绘画的修辞策略,或隐或显地反观历史坐标中的法律缺陷,形成对法律伦理的反思,彰显出对法律改良的愿景。
哲学专题_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马克思自然空间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吴海龙
2021, 40(1): 104-111.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11
摘要
(
379
)
PDF
(1343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明确关注了自然空间与社会历史的内在勾连,从不同维度诠释了自然空间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空间不是抽象的精神空间和几何空间,而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承载着人的观念和意志,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延伸和拓展的一种空间形态,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式。沿此进路,马克思着眼于机器大工业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实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空间拓展、断裂和异化的纠缠关 系,其思想张力不仅跨越了地域,而且超越了时代。挖掘马克思自然空间思想的价值意蕴,对规范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自然空间生产机制,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空间正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重建本体论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张 夺
2021, 40(1): 112-120.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12
摘要
(
368
)
PDF
(1338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划时代的哲学变革”。这一哲学变革并非简单地否定本体论,并非简单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为无根基的实证科学。而是从传统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本体论,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以社会存在的客观性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并将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消解了一切历史唯心主义,实现了对人之现实生存的本体论关照;同时又将本体论与辩证法相结合,赋予了本体以社会历史性,进而通过社会存在的改造与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历史唯物主义使哲学真正具有了科学性,实现了真理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即真正历史科学的生成。
哲 学
《史记》中老子韩非合传原因之疏解
周 杰,林聪舜
2021, 40(1): 121-128.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1.01.013
摘要
(
449
)
PDF
(1365KB)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老子同韩非合传及对道家、法家之间的学术渊源关系的处理,学界历来对此有诸多见解,争论不断,而对司马迁将老韩合传以及将韩非之学“归本于黄老”的原因分析,要从先秦各家学术源流上进行梳理,理解道家思想的发展与分流,理解黄老思想的形成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理解法家思想融合道家思想又将“道”作为“法”的根源,并把“法”运用于“术”等一系列问题是理清法家与道家、黄老关系的关键,也是探寻司马迁将老子韩非子合传原因的重要因素。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