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2-30
    现当代诗学研究
    屈原与惠特曼:《女神》抒情的方式、动力及其限度
    吴向廷
    2012, 31(6):  5-12. 
    摘要 ( 356 )   PDF (1683KB) ( 2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果,其在写作中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值得探讨。其中,屈原辞赋的宇宙观和性别叙事对于郭沫若《女神》的想象力和抒情方式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极其“惠特曼式”的,因而能够对屈原的影响有着精彩的发挥。屈原和惠特曼的影响既使郭沫若的独特抒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正是他的局限所在。
    北岛《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辨正
    胡少卿
    2012, 31(6):  13-17. 
    摘要 ( 318 )   PDF (1506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岛在评价里尔克诗歌时,对译诗和原诗之间的距离缺乏警惕,这透露出他的某种“世界诗”观念,这一观念使得北岛的诗歌写作暗含一个“便于翻译”的维度,并与他后期诗歌写作的困境有一定关联;北岛对里尔克缺乏广泛和深入了解,在行文中过度倚重单本里尔克传记,在资料使用方面出现诸多错谬,对里尔克诗歌的理论阐发也含混不清;北岛对里尔克诗歌汉译情况较为陌生,他用以作为批判对象的译本并非现有最佳译本,同时,他在引用他人译本时也不够严谨。
    沉默的冥想者——诗人朱英诞研究述评
    马雪洁
    2012, 31(6):  18-23. 
    摘要 ( 294 )   PDF (1515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朱英诞作为一名笔耕一生但又被持久湮没的诗人,公开发表与出版的作品十分有限,因此就目前而言有关朱英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在已有的研究文章中就朱英诞诗格的探讨大体集中在这样两个方向:一是延续废名的评论,认为朱英诞的新诗完全趋于古典,与西方文学不相干;另一种则更趋向于认为其诗歌创作受到西方文学特别是象征主义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特质。通过进一步综合自上个世纪40年代至今的研究资料,可简要说明朱英诞生平创作与作品发表概况,并评述其研究的现状、长期被埋没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文学研究
    对话格非:走向世界的当代汉语写作——关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和当代汉语写作“国际化”
    邓如冰,格非
    2012, 31(6):  24-27. 
    摘要 ( 253 )   PDF (1490KB) ( 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作家在参与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的过程中,与外国作家友好相处相互交流,共同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境遇和发展趋向,有力推进了新型中外文学交互模式的构建。透过这一交流窗口可以看到,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场域中面临着文化适应与文化冲突、主题选择与艺术表现、民族传统与环球意识、创作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等重要问题。本次对话着重关注以下问题:中国作家是如何走向IWP这个“国际文学平台”的,中国作家在异域发生了哪些文化冲突,世界文学有何共同境遇,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格局中有何特殊性。
    品牌榜单里的中国文学问题——以“中国作家富豪榜”为例
    彭松乔
    2012, 31(6):  28-33. 
    摘要 ( 207 )   PDF (1506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媒体、市场与文学日趋紧密的结合,各种文学榜单通过媒体的发布和炒作对中国当下文坛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中国作家富豪榜”通过商标注册的形式,正式成为了文学榜单领域标志性的文化品牌。这一榜单不仅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部分作家的财富面貌,而且也直观地反映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网络媒介对文学生产及其发展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与深度介入;文学创造的“内视世界”和影视创造的“图像世界”互相生发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读者阅读兴趣呈类型化发展是当前文学消费的基本取向;市场因素和媒体因素紧密结合不断演绎着文学资源产业化神话。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虽有所关注,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权力和伦理的双重突围与建构——关于阎连科小说《风雅颂》的一种解读
    冯庆华
    2012, 31(6):  34-38. 
    摘要 ( 245 )   PDF (1500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诗经》所承载的伦理价值取向与《风雅颂》传达的人性诉求既存在正相关,又存在负相关。《风雅颂》通过两条线索,即“城市—农村—蛮荒之地(诗经古城)”(明线)和“权力压迫—伦理—自由”(暗线),展示了主人公杨科对于权力和伦理的双重突围及自我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杨科“诗经之城”的构建尽管是个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但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扭曲的社会伦理、权力消解和重新建构的愿望,其切入现实的深度和勇气在当下文坛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女性写作与当代中国叙事——由《上海宝贝》兼及一代人的写作伦理
    刘成才
    2012, 31(6):  39-43. 
    摘要 ( 401 )   PDF (1562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海宝贝》及其身体叙事,体现了卫慧“不设防”的文学观,在瓦解意识形态建构的同时,又满足了大众窥私癖,被市场规训与收编,并演绎成创作意识形态,与消费社会达成秘密和解,简化了一代人的生活经验。写作成了世纪末中国女性取得成功与确认自我存在的手段与方式,又因对主体的无法把握而陷入深深孤独感中,这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应对并企图进入“近代”社会中的主体迷失与抵抗的宿命。而基于这种迷失与宿命去试图重建一种立足于现实语境的批判性语言,是研究者确立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
    《玲珑》女性话语狂欢中的男性形象建构
    贾海燕
    2012, 31(6):  44-48. 
    摘要 ( 285 )   PDF (1577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玲珑》杂志在塑造完美摩登女性形象之外同时建构了一个负面的男性形象,并对之大加声讨。在压迫/反抗的女性话语逻辑支配下,男性被建构为施虐者,女性在话语狂欢中完成对男性的反抗和讨伐。然而,话语狂欢终究不能解决现实困境,女性批判男性,寻求自主的同时,却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商业资本的陷阱。《玲珑》杂志中的负面男性形象建构以及女性对男性的话语暴力揭橥了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面对男性时的复杂心态,映射出她们在消费浪潮、大众传媒与外来文化的轮番刺激下的欲望和挣扎。
    从冲突到和谐——论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对生态影像的书写
    黄惠,夏楠
    2012, 31(6):  49-52. 
    摘要 ( 288 )   PDF (1495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体现出反对控制、支配和攫取自然的自然生态观点,小说中表达出在人类社会生态中女性和男性在思想和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小说中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互相认同、特别是亚裔文化在美国文化中得以肯定并与之走向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
    明清小说分类试探
    陈志伟
    2012, 31(6):  53-57. 
    摘要 ( 336 )   PDF (1519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始就对其有分类研究。对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谭邦和《明清小说史》等几种代表性著作,就其中的明清小说分类体系进行比照研究,可以发现这几种分类体系各有其优点,也皆有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明清小说分类体系。
    领域语言研究
    武汉方言中“汉敬”、“汉骂”与武汉城市文明和文化软实力
    周建民,周筱娟
    2012, 31(6):  58-63. 
    摘要 ( 237 )   PDF (1577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承客气礼貌,尊敬他人的“汉敬”可提升武汉的文化软实力,而沿袭恶语伤人,可憎可恶的“汉骂”则会削弱武汉的文化软实力。面对“汉骂”的现状和“汉敬”的危机,应该深入研究“汉敬”与“汉骂”,在此基础上探讨传承“汉敬”、摒弃“汉骂”的有效对策,比如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积极开展语言调查研究,规范公务用语和窗口行业服务用语等,以提升武汉的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
    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以“171条新词语”为例
    段曹林,曾翠媚
    2012, 31(6):  64-68. 
    摘要 ( 245 )   PDF (1510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日益彰显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修辞造词理论基础薄弱,修辞造词分析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以往的修辞造词分析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修辞造词法和其他造词法以及修辞造词的具体构成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针对这一现状,建立以全部修辞方法的分析为对象和基础的分类体系十分必要,采取“辞格+非辞格”的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英语商业广告中人称代词的人际功能——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
    朱云莉
    2012, 31(6):  69-72. 
    摘要 ( 227 )   PDF (1536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称代词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参照点模型与可及性理论相结合可用来解读英语商业广告中人称代词的指称对象。指称对象的确定有助于人称代词人际功能的理解。人称代词的种种人际功能,为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条件,不但表现了广告商和消费者的存在,也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提高了广告的可信度。
    探究言语残疾群体的语言生活——评潘世松、顿祖纯、王金芳《言语残疾预防与对策研究》
    刘超班
    2012, 31(6):  73-75. 
    摘要 ( 225 )   PDF (1487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潘世松、顿祖纯、王金芳编撰的《言语残疾预防与对策研究》一书,以言语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语言学、社会学、病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在融合不同领域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开发、深度解读,或用文字,或用表格,令人印象深刻,最后提出言语残疾预防与康复对策,既有宏观主张,又有微观措施,颇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领域语言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杨近平
    2012, 31(6):  76-82. 
    摘要 ( 356 )   PDF (1517KB) ( 5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涵盖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等要点。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根本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不符合中国实际,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常的发展轨道,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迷途和失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维审美意蕴
    李新市
    2012, 31(6):  83-87. 
    摘要 ( 229 )   PDF (1496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新颖之美、成效之美、价值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彰显了理论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及动态创新的发展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特殊话语里的民族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紧密结合,彰显了科学理论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表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本真之美。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包含着强烈的审美诉求:追求和谐,追求完美,实现科学发展。这既是对现实特色的描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审美建构。
    历史研究
    公益与私利:近代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历史困境——以汉口水电事业为例
    向明亮
    2012, 31(6):  88-92. 
    摘要 ( 190 )   PDF (1506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用事业的创设体现出对公众利益的诉求,涉及用户、业者、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遗憾的是,近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始终受制于公益与私利的困境,未能形成良性的利益整合,以更好地造福于公众与社会;相反,这些力量围绕自身利益的争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对立与冲突,其间的矛盾纠葛损害了公用事业的顺畅发展,妨碍了公众利益的增进和提升。
    哲学研究
    儒学“致君行道”向“觉民行道”转变的内在理路——以“仁”内涵的演变为主线
    李双龙,任永泽
    2012, 31(6):  93-96. 
    摘要 ( 413 )   PDF (1558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仁”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而随着“仁”思想内涵的变化,儒学“外王”的基本途径“致君行道”也逐渐向“觉民行道”转变。泰州学派承接阳明心学,是“觉民行道”的主要践履者,也是其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内在超越。以儒家“仁”学思想的演变为主线,可以考察儒学“致君行道”向“党民行道”这一转变的内在理路。
    语言研究
    母语迁移研究:回望与思考
    刘畅,程邦雄
    2012, 31(6):  97-101. 
    摘要 ( 307 )   PDF (1505KB) ( 8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国内外母语迁移研究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尚未解答的问题。在中国开展对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意义重大。但当前英语教师还普遍缺乏汉英对比能力,因此需要增强母语和目的语对比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母语和母语迁移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桃夭”的语义原型及其演变
    余珩
    2012, 31(6):  102-105. 
    摘要 ( 308 )   PDF (1602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桃夭”一词来自《诗经·周南·桃夭》篇名,成词之初直到宋朝,其原型意义一直为“桃花繁盛美好的样子”,而在元代到清代的典籍中“桃夭”一词的原型意义却演变为“女子嫁娶之事”。从认知图式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意义流变是因为在人们反复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桃夭”一词的图式,通过隐喻机制,由原型意义发展出的边缘意义“女子嫁娶”逐渐转移到中心,取代了原来的原型意义。
    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景点资料翻译研究
    王晓璐,王豫梅
    2012, 31(6):  106-111. 
    摘要 ( 315 )   PDF (1504KB)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很多景点都配备英文资料供游客参考,但景点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不恰当的翻译资料会令外国游客产生文化误解,无法达到旅游预期的目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语言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跨文化翻译策略是保证旅游文本翻译实现其功能和目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想提高旅游景点资料翻译的质量,其根本在于译者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