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编委会
书刊订购
栏目建设
English
期刊社主页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下载排行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2-29
上一期
下一期
现当代诗学研究
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
陈仲义
2012, 31(1): 5-11.
摘要
(
338
)
PDF
(1723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生活充满了隐喻活动,最具创造性的隐喻无疑来自诗歌这一特殊文体。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的蓬勃展开、长盛不衰,得益于结构主义能指/所指、选择/组合的原理。以台湾中生代诗人简政珍为取证,确信隐喻建立在相似性、类比性基础之上,与其孪生关系的转喻则建立在相邻性、接近性基础之上,两者遵循“对等原则”,在互换、互渗、互化中共同参与了一切诗语活动。在现代诗语的部落里,诗人正是通过张力这一充满“血缘”的纽带,凝聚了家族与非家族的所有成员。
选本运作与“第三代诗”的文学史建构
罗执廷
2012, 31(1): 12-17.
摘要
(
198
)
PDF
(1544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公开刊物和主流诗坛的冷漠,某种意识形态的打压等不利处境,第三代诗人只能自我推销,争取承认。他们从1985年起就开始通过选本运作的方式来呈现、集结、传播自己。在第三代诗人和其诗学代言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三代诗”的选本纷纷涌现,给“第三代诗”的发展以持续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选本不但建构出了一个庞大的诗歌群体,建构出了“第三代诗”的“崇高”形象,还早早地为其建构出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对后来兴起的“第三代诗”研究热以及拔高“第三代诗”地位的文学史叙述倾向都不无影响。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与新诗文本细读
张德明
2012, 31(1): 18-22.
摘要
(
253
)
PDF
(1529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内部研究的批评方式,出于对这一理论话语的悉心学习和仔细参悟,将其演化为自己“深究一点”的“钻牛角尖”式的阐释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广泛用于新诗文本细读的实践之中,这可看作是陈仲义在 《百年新诗 百种解读》中对英美新批评理论的准确理解和合理运用。在具体的阐释过程中,调动感悟来参与细读的方式是多样而灵活的,可以从新批评的语义和结构分析入手,着重于文本内在构造的客观化解析,而在解析中适时地加入作者的“印象感悟”与“体验感悟”。
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中的生态理想
王海燕
2012, 31(1): 23-27.
摘要
(
226
)
PDF
(1596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为读者精心营造的精神桃源既蕴藏着作家对线性历史规则的抵抗,也潜隐着很少为人所察觉,只有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语境下才得以清晰昭示出来的生态理想。在萧红、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诗化小说中,其生态理想表现为:生态的自然审美观,简单、节用的生活观,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态整体观。
诗人在黑夜里喊故乡——田禾诗歌创作论
肖敏
2012, 31(1): 28-31.
摘要
(
280
)
PDF
(1522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田禾的诗歌创作是湖北诗坛的一大收获,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和生活,并用诗歌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乡土农村的景象。田禾的诗歌在现代诗歌艺术的开拓上也有所建树,在当代诗坛,无论从对中国乡土的观察力度来说,还是对中国乡土诗歌的美学开拓深度来说,田禾都可称为一个代表,值得进行系统分析。
视角转换:论同人小说与原著的“对话”
①
策略
薛媛元
2012, 31(1): 32-36.
摘要
(
253
)
PDF
(1532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人小说”历史悠久,但近来才正式得名并风靡网络,其固有品质是对前文本的颠覆和改写。为得到读者认同,作者常采取转换观察叙述视角的手段,通过强化同人作品与原著的对话,对颠覆及改写缘由做出解释。同人小说中的叙述视角转换方式包括全知视角转换为限知视角、限知视角内部互相切换、限知视角转换为半全知视角和全知视角内部的转换。这些转换方式的运用使同人作品与前文本构成或附议、或商讨、或争执的对话关系,展示了同人作者与原著作者观念上的差异及由此衍生的丰富的创作生长点。
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以《考城隍》为例
包树望
2012, 31(1): 37-42.
摘要
(
286
)
PDF
(1614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道德宿命意识的虚幻性为雅俗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可能,其道德本体、赏罚主义、需要外在主宰力量等特征使《考城隍》以科举考试选拔城隍、因仁孝的儒家道德意识和关于“有心为善”的较好道德理论水平而施以“给假九年”的奖赏,以及其他情节共同展现了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
《春秋经传集解》点校商榷
方韬
2012, 31(1): 43-46.
摘要
(
220
)
PDF
(1598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左传》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春秋经传集解》是现今最通行的《左传》杜预注本。但该书在校勘标点上时有疏忽,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沿袭丛刊本之误;二是校点时有可商;三是《经典释文》混入《集解》。
领域语言研究
“行事句”与“言外行为”的理解与阐释——以小品台词为例
郑道俊
2012, 31(1): 47-51.
摘要
(
265
)
PDF
(1541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品台词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话语”,具有行事句的功能,并且产生不同的“言外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台词可以分为显性的行事句和隐性的行事句。小品演员通过说台词这种言内行为,向对方实施“言外行为”。“言外行为”可以包括“宣告行为”、“阐述行为”、“承诺行为”、“指令行为”、“情感行为”等。
语言交际的攀升效应
于根元
2012, 31(1): 52-56.
摘要
(
227
)
PDF
(1526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丰富的案例阐述了语言交际的攀升效应,并且用“振动”理论探讨攀升效应。语言交际实际上就是一种共振,我们要探索高层次的未知,就是要跟高层次逐渐实现谐振。语言交际的原则或者目的是进一步合作,进一步合作的目的是进一步攀升,进一步攀升的目的是进一步自在。
电视栏目标题的语言陌生化策略
董丽梅
2012, 31(1): 57-60.
摘要
(
218
)
PDF
(1526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视栏目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着栏目的形象与品质,因此各电视媒体在制作栏目标题时格外注重采取语言陌生化策略,力求运用新颖独特、鲜活醒目的语言形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常见的陌生化策略主要有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句法格式的陌生化、修辞手法的陌生化等。
历史研究
清代荆州城市祭祀空间考察
卢川
2012, 31(1): 61-63.
摘要
(
161
)
PDF
(1581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代荆州城市祭祀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清代官方对祭祀背后所承载的神灵认同十分重视。在政治的场域中,祭祀空间主要开展以祭天地、祭历代帝王为主的祭祀活动;在城市生活的场域中,民间庙宇和祭祠是民众的主要祭祀场所。
精神荒漠上的血色残阳——浅谈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早期军阀政治的影响
闫晶
2012, 31(1): 64-67.
摘要
(
240
)
PDF
(1522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举制作为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秩序和传递儒家文化的精神枢纽,它的废除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切断了士阶层的缙绅之路,促使士阶层分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物质和文化的打击下,中国的主流文化一时陷入蛮荒状态。道德文化的失范、士人的分化和地方绅军政治的膨胀为中国军阀政治的形成和军阀混战提供了心理依持和政治资源。
哲学研究
存在的界限与叙述的可能
李为学
2012, 31(1): 68-72.
摘要
(
174
)
PDF
(1529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柏拉图的洞喻对于西方形而上学具有奠基作用。考察德里达解构的基本姿态和语境,追寻使解构运作成为可能的基本着力点,包括“超越”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重点落实在德里达是在什么力量格局之下才呼出“延异”的,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他对思之领域作了如何的语义学上新的权力分配。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①
周可
2012, 31(1): 73-78.
摘要
(
246
)
PDF
(1542KB)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17世纪兴起的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所热衷讨论的自由、平等和财产权问题是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社会兴起的理论产物。作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向来被视为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在洛克看来,财产不仅是生命与自由的象征,而且对于维护个人的生命与自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对财产所有权以及私有财产不平等的论证,不仅确立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还开启了自由主义向政治经济学的转折,影响了后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想。
庄子诗意的生存哲学——庄子生命哲学探微
宋坚
2012, 31(1): 79-83.
摘要
(
228
)
PDF
(1629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逍遥至乐的生存哲学思想是庄学中最为灵动活泼和最具魅力的诗性特质,它是超越了所有形态的一种无待逍遥。庄子诗学所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绝对自由,它对生命局限的突破、否定此在的沉沦、实现旷放无羁的人生,等等,都体现了道家生存哲学的最本质特征。
语言研究
“动(宾)·去”和“去·动(宾)”结构的历史考察
夏凤梅
2012, 31(1): 84-88.
摘要
(
209
)
PDF
(1597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连动结构“动(宾)·去”和“去·动(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其出现的时间,是我国中古末的唐代。从结构上看“去”是动词而非助词;从语义关系上看,“去”前或“去”后的动词或动宾结构是“去”的目的,也就是“去”要做的事情;从使用程度上看,“去·动(宾)”比“动(宾)·去”使用频率要高。
李清照《醉花阴》词的含蓄美在英译中的传达
闫朝晖
2012, 31(1): 89-92.
摘要
(
339
)
PDF
(1535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李清照的《醉花阴》词委婉含蓄,余味无穷。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为该词的对外译介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对《醉花阴》的欣赏和对外译介过程中,应该对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和含蓄美的文化基因给予充分的重视,尽可能准确传达原作的美学特征和深刻内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朱生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译名勘误
代云芳
2012, 31(1): 93-98.
摘要
(
365
)
PDF
(1614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朱生豪先生作为我国一代翻译名家,其译作《莎士比亚全集》一向被认为是莎翁全集译本的经典之作。然笔者在比对朱译名《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原著名“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后,却察觉此译名与原著存在出入。从直译的角度比对出两者存在差异,再通过对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原作者对之态度的分析,可以认为朱译名的确存在误译。在探索此种错译产生的原因时,可认为首先是由于时代变迁对词语理解变化造成的影响,结合“误读”理论,可认为其深层原因乃是作者对原作品的 “无意识强误读”的结果。
汉语主谓谓语句与越南语相关句式的对比
阮氏明庄,何洪峰
2012, 31(1): 99-102.
摘要
(
337
)
PDF
(1627KB) (
6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汉语主谓谓语句对应越南语的三种句式:主谓谓语句、题语主谓句和一般主谓句。这种句式的对应差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法事实,即汉语与越南语的定语语序不同;二是汉语与越南语的句法分析理论不同,二者对补语、宾语和题语的分析存在差别。
论音乐主题发展中的对立与统一
龙珲
2012, 31(1): 103-107.
摘要
(
294
)
PDF
(1527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大致可分为重复、展开与对比三大类。音乐主题发展中的对立与统一就是重复、展开与对比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及其各自内部的对立与统一。重复类发展手法、展开类发展手法主要是使主题与以后的发展部分在音调与节奏等诸多音乐要素方面紧相联系,以达到音乐风格高度统一的目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音乐也不例外。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多样,然而它们都是根据对立与统一这两个原则来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的。
中国家具设计产业相关“产学研”问题探究
张贲
2012, 31(1): 108-111.
摘要
(
213
)
PDF
(1528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当代室内陈设的发展潮流,结合现代艺术院校对室内家具陈设品设计教学的课题研究,对比国内外优秀的家具设计工作团队发展模式和现状,我们应对中国家具设计的原创性提出要求,并引导院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建立更加全面的设计和生产的产业链条。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