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编委会
书刊订购
栏目建设
English
期刊社主页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下载排行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新研究
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观的表达和宣示——兼论举办“世界生态文明高峰论坛”的作用与意义
杨卫东,李卫东
2011, 30(5): 5-11.
摘要
(
377
)
PDF
(1513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变,面对这一深刻的变革,人类需要团结起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狭隘观念,一致行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基于本国文化传统和国情,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文明观,这种观念不仅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同时也是世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出面组织一个“世界生态文明高峰论坛”,不仅可以表达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还可以明确宣示中国在保护地球生态问题上的鲜明态度,从而改善和提升中国在生态问题上的国际形象,体现中国在世界文明和发展模式转型中的地位和影响。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管理:国际会展运作模式分析
郭虹
2011, 30(5): 12-15.
摘要
(
272
)
PDF
(1409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会展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入手,从价值网的视角对世界上知名会展运作模式中的发展定位、产业组织、商业模式、政府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会展业从产业价值链协同到区域价值网整合的四种商业模式,提出政府通过协调政策促进会展城市价值网整合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文清
2011, 30(5): 16-19.
摘要
(
294
)
PDF
(1570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梳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讨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初步概括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生态保障等5个层面,选取20个要素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文化生态培育的路径选择
方爱清
2011, 30(5): 20-24.
摘要
(
258
)
PDF
(1421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文化生态建设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剖析“两型社会”建设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逻辑关系,透视“两型社会”建设对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文化生态的新要求,从武汉市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着手,重点结合武汉实际,提出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领域语言研究
与既有词语相联系的网络词语研究
周建民
2011, 30(5): 25-30.
摘要
(
328
)
PDF
(150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些网络词语是利用汉语既有词语产生新义或构成短语而产生的,这些词语在整体上或分别在词形、词音、词义上同既有词语有着不同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多义词和同音词。这些多义词和同音词能激起联想,产生隐喻,增加情趣,为提高网络词语的表达效果提供了种种可能。
从上下结构“父”、“子”、“女”、“母”部字看汉字的性别歧视现象
①
——以《汉语大字典(缩印本)》为例
潘世松
2011, 30(5): 31-34.
摘要
(
347
)
PDF
(1497KB) (
9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调查《汉语大字典(缩印本)》中上下结构的“父”部字、“子”部字、“女”部字和“母”部字,可以发现“父”部字中87.5%的“父”在上;“子”、“女”、“母”与其他构件构成的字中,“子”、“女”、“母”在上的百分比依次是14.6%、2.53%和0%。字义兼指“男”、“女”的,不用“女”部,而用“子”部;字义是贬义的,即使包括“男”和“女”,甚至主要是“男”,也用“女”部。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是汉字结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表层原因;造成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是其经济地位的丧失,且是汉字结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保持女性经济独立和主体意识是当下国人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注意的现实问题。
基于“中国知网”的“礼貌语言”本位研究之现状
周筱娟
2011, 30(5): 35-38.
摘要
(
277
)
PDF
(1423KB) (
9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知网”中题名含“礼貌语言”的论文,基本上可以分为本位研究、领域研究和对比研究。本位研究主要从礼貌语言、礼貌原则、礼貌语言主体、功能和运用等角度进行研究,考察表明,其研究存在重复、不妥、“抄袭”等问题。实时小结,不仅可以总结研究的得与失,拟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还可以避免因时因地,因各种客观、主观原因而造成的过失或错误;更可以发现研究中的不良现象,及时给偶尔灵魂出窍者以警醒,使之不至于越走越远,从而使研究远离污浊,回归纯洁,使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的”的文学教学法研究
卢世华
2011, 30(5): 39-42.
摘要
(
252
)
PDF
(1415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的”是汉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汉语语法总结“的”的使用方法有十几条,然而还是不完全准确。“的”使用与否,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于语言的节奏,在学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来学习。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让学习者去体会,因为该诗的节奏性很强。通过背诵这首诗,建立“的”字用法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的”的用法。
历史研究
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与《鄂州约法》的制订
冯天瑜
2011, 30(5): 43-48.
摘要
(
293
)
PDF
(1505KB)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朝末年,朝廷及各省督抚的倡导,学子们对域外新知的渴求,造成了留学日本的热潮。在赴日留学生中又以学习法政者尤多,且进入法政大学就读者最为集中。法政大学为中国留学生提供的法学教育为中国输送了大量法学人材,这些人材对国内的民主宪政思想以及《鄂州约法》的制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湖北新政前夕汉口的民间市政参与问题研究——兼论罗威廉的“19世纪汉口自治说”
方秋梅
2011, 30(5): 49-55.
摘要
(
312
)
PDF
(1521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北新政前夕新的善堂出现,并不意味着城市整体意义上的常规化自治机构的形成,在汉口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民间市政力量在汉口的兴起是官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日趋积极的民间市政参与并不必然导致罗威廉所说的那种转变国家(官府)对市政的领导作用由直接变成了间接。罗威廉的“19世纪汉口自治说”值得商榷,其所力图论证的19世纪汉口乃至中国存在着的实质上的城市自治,不过是西方中心史观指导下构建的中国城市虚像。
环境哲学与生态美学研究
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人性话题
张晧
2011, 30(5): 56-61.
摘要
(
273
)
PDF
(1504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性”话题一直是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重要论题,然而历来的讨论对人性的“亲生命性”较为忽略。文学批评中“人性与兽性”话语的运用存在误区。人性是多层次的,兽性也是多层次的。从生态视域看,“亲生命性”是人性的根本内涵,关爱人的生命,关爱动物的生命,关爱一切生命,特别是关注生态境遇变迁中的人性美与丑,是我们的责任。
试论生态文学的审美价值
彭松乔
2011, 30(5): 62-67.
摘要
(
223
)
PDF
(1427KB)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文学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学形态。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反思型文学,生态文学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些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抒写伤感警世的文明哀歌、激发回归自然的生态情怀、歌颂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呼唤利乐众生的生命意识和展现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五个方面。生态文学的审美价值,使它超越了现代性美学的审美局限,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文学研究
在新的思路下重建当代文学批评——以《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
①
为例
吴艳
2011, 30(5): 68-71.
摘要
(
245
)
PDF
(1485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思近三十年来的文学批评是重建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对某一时段或某一地域作家作品研究资料的汇编与整理,则是重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为例,从“批评家的活动区域”入手,发现学者教授在文学批评中出场的总量不足,其深层原因与我们30年文学批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浮躁带来对研究材料的轻视,对研究对象不能长期“涵泳”其中是不可忽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实现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与创造。
审美的力度:当代中国自然山水诗写作的得与失——以车延高华山诗为个案
周圣弘,邹建军
2011, 30(5): 72-77.
摘要
(
207
)
PDF
(1426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山水诗的写作是当代中国诗歌思潮的一种重要走向,人类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诗人们开始关注除人之外的自然对象,然而以车延高为代表的抒情诗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深厚的生态意识,而只是将自然山水当作一种审美的对象。其诗以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探索自然中的自我、人文与哲学意识成就了审美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正是这种审美的力量造就了其华山诗诗意的独到高远。然而如果能够将审美之维与生态之维相结合,则可以让当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写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对世界自然山水诗的写作也将是一种贡献。
哲学研究
脑成像技术的认识论问题及伦理挑战
马兰
2011, 30(5): 78-82.
摘要
(
317
)
PDF
(1422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脑成像技术认知脑、保护脑和创造脑已成为脑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对脑的扫描可用于预测并治疗疾病、读心、增强神经,这会给司法判定、商业、教育、管理以及军事等方面带来全新的革命。我们有必要就脑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信息的精确性问题、隐私保护以及非医学目的使用等认识论问题及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诗”与“思”:海德格尔论人的生存样式
唐桂丽
2011, 30(5): 83-88.
摘要
(
233
)
PDF
(1423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诗意的栖居和思想都是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样式,它们都归属于存在,受存在的召唤,停留、显现并通达于存在。同时,海德格尔指出了人执着于自身,受自身计算和功用意图的限制,突显了人的栖居的非诗意性以及遗忘存在,从而揭示出生存无家可归的状态,并提出了他著名的天、地、神、人一起存在的世界观。他试图消除人与自然和世界的那种对立的关系。同样,海德格尔分析了从柏拉图以来所有的传统哲学都是主体性哲学的特点,指出了当今时代思想的特点在于不会思,而他的思想是一种显现,是通过绽出生存的方式来显现存在的。因此,思想在海德格尔那既是生存,同时复是现象,突显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划时代性。诗与思被海德格尔通过生存而奇特地结合在一起。
语言学研究
“资深”的流行及其内在动因
曾丹
2011, 30(5): 89-92.
摘要
(
264
)
PDF
(1423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功能分布上看,“资深”可作定语、谓语和宾语。作定语时,既可修饰具体名词,也可修饰抽象名词。其中,具体名词又包括指人名词和指物名词。“资深”之所以能修饰指物名词和抽象名词,是隐喻机制作用下语义泛化的结果。从语义特征上看,“资深”原有的义素[+阅历深、经验多][+时间久]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衍生为两个独立的义项一是阅历深、经验丰富,二是充当某种身份的时间长。从语用动因上看,“资深”的流行至少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经济原则、表达空位和趋吉心理。
定语从句——英语避免重复的实用手段
郑小艳
2011, 30(5): 93-100.
摘要
(
307
)
PDF
(1429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传统上主要从语义、语用角度对定语从句展开描写和解释,但解释定语从句连接词所采取的循环论证策略和汉语相应称谓的缺位加重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难度。信息输出时,汉语学生或者回避使用定语从句,或者由于错误使用关系代词而导致句子结构出现问题。从语言分析系统的语形角度看,定语从句是英语避免重复的实用手段。避免重复一方面是理解定语从句的关键启发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输出中选择定语从句的重要参照。从避免重复角度分析定语从句对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理论、提高母语是汉语的大学生始于理解而终于表达的英语能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艺术研究
肖邦《f小调叙事曲》的自我描绘——荣格关于梦的阐释在作品中的体现
刘小静,王维天
2011, 30(5): 101-104.
摘要
(
263
)
PDF
(1758KB)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荣格关于梦的理论分析肖邦《f小调叙事曲》中曲式结构、和声、材料等因素,可以认为作曲家在《f小调叙事曲》中描述了一个梦境,这个梦境的结构以及内在的运作方式和荣格所描绘梦的结构与原理有着很强的相似之处与千丝万缕的关系。
。钢琴曲《艾斯特山庄的喷泉》与《水的嬉戏》结构之比较
邓琤
2011, 30(5): 105-108.
摘要
(
1315
)
PDF
(2408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李斯特的《艾斯特山庄的喷泉》与拉威尔的《水的嬉戏》是两首以水为题材的作品。从音乐本体出发对这两部作品的结构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李斯特、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提高对钢琴音响色彩及钢琴的表现力方面的鉴赏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李斯特和拉威尔创作的总体风格。
传播学研究
大媒体产业背景下的传统媒体生存之道
余丽蓉
2011, 30(5): 109-111.
摘要
(
342
)
PDF
(1410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媒体产业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产业形态,其发展基于信息传播领域以传媒业、电信业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大媒体产业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产业潮流,中国大陆的大媒体产业也在发展过程之中。传媒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在大媒体产业中谋求生存发展,应该回避与其他产业展开不必要的利益之争,专注于发挥自身的传统内容生产优势,优先发展内容产业,成为大媒体产业的核心内容供应商。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