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8, Vol. 37 ›› Issue (1): 73-79.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8.01.009

• 文学 美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尘埃落定》中的罂粟意象与边疆现代性

郑亚捷1,杜仙茹2   

  1. 1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2广州市少年宫,广州510170
  • 收稿日期:2018-03-14 修回日期:2018-03-14 出版日期:2018-02-15 发布日期:2018-01-18
  • 作者简介:郑亚捷,女,甘肃临洮人,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杜仙茹,女,河南三门峡人,广东省广州市少年宫中国语言文学教科研人员。
  • 基金资助: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民国文献中的陆上丝绸之路形象研究”(16SKGC-QG05)

The Dust Has Settled’s Poppy Image and the Modernity in China’s Frontier Regions

ZHENG Yajie,DU Xianru   

  • Received:2018-03-14 Revised:2018-03-14 Online:2018-02-15 Published:2018-01-18

摘要: 罂粟(鸦片)作为民族耻辱的象征代表着来自西方强势文明的侵入和冲击,是自晚清以来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具有悲情民族主义色彩的典型符号。在小说《尘埃落定》中,阿来叙述并再现了罂粟种植给现代史时期的边疆带来的巨变。作为自始至终撬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线索,罂粟被赋予了多重象征含义,成为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边疆现代性进行反思的重要意象。特定历史语境中进入西南藏区的罂粟,在激发边民对金钱、欲望迷狂的同时,编织出了边区短暂繁荣的美好幻境,它促使边区社会敞开封闭的大门,作为外来力量,它对于西南藏区的经济、社会的转变以及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速融入国家的现代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商贸和革命两种外在力量双重介入后,西南藏区土司制度走向急速瓦解和终结。在这一进程中罂粟种植意味着某种被带入藏区的现代性,这既是作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书写的深意所在,也是破解小说作品深层意蕴的重要视角。

关键词: 阿来, 《尘埃落定》, 罂粟, 边疆,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