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28
    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2, 39(4):  2-3. 
    摘要 ( 83 )   PDF (1149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2, 39(4):  4-4. 
    摘要 ( 27 )   PDF (638KB)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学研究
    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法治路径探讨
    顾华详
    2022, 39(4):  5-1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1
    摘要 ( 57 )   PDF (1189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事关国家总体安全,是依法治国高度关注的领域。聚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的目标要求,深化现代环境治理的法治化,以法治方式保障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政治引领和法治原则,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现代环境体系特别是法治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之中。坚持法治为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律约束机制,强化战略思维,健全治,创新制度措施,强化法律执行,用法治的力量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政治学研究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的 历史路径分析
    王 倩
    2022, 39(4):  27-40.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3
    摘要 ( 38 )   PDF (1328KB) ( 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解决了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反贫困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的历史路径在纵向演进上,经历了以社会制度变革解决压迫性贫困——以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合作化以及广义性减贫实践解决极端性贫困——以益贫性增长、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的三轮驱动式减贫——以精准扶贫解决个别分散性贫困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相互衔接,通过不同的农村减贫机制共同谱写了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故事。以史为鉴,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历史路径的分析,能够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华中师范大学 345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徐晓军,孙 权,韦雨欣
    2022, 39(4):  41-53.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4
    摘要 ( 127 )   PDF (1391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是新时代高 校立德树人、知识育人的基本遵循。了解和掌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华中师范大学 3450 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重点教学内容来看,课堂教师能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进一步采取因子分析和Logit 回归发现,学生获得感、教师能力以及课堂启发性成为影响“课程思政”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但是否是示范课堂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使“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在“课程思政”的建设机制上持续努力,突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带回”“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视野中,重视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课堂感受。
    劳动力所有权视角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制度: 一个理论构建
    李俊,殷峻巍
    2022, 39(4):  54-6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5
    摘要 ( 37 )   PDF (1207KB)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国有企业治理制度相关文献梳理以及将企业治理制度置于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予以考察,本文从理论上将劳动力所有权对企业治理制度的作用机制归纳为: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及演进的动力源于企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实质是企业生产方式的物质形态的变化引发社会形态协同演进;作为企业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的逻辑延伸,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及演进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之间的力量对比;随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不断提升,在价值创造和技术进步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整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这一意义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将劳动力所有权嵌入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并同生产资料所有权共同行使对两权派生的其他权力的控制与监督,以真正体现公有制的内在要求。
    社会治理研究
    新冠疫情下我国疫情防控的治理路径选择
    王肇磊,王俊茹,刘铁虎
    2022, 39(4):  66-7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6
    摘要 ( 37 )   PDF (1310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各级政府采取科学决策、精准防控、统筹推进的积极治理措施,取得了抗疫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过程中,也暴露了应急管理各环节中的诸多短板和不足。鉴于此,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有必要针对问题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在应对突发疾疫防控预警网络、疾疫防控救疗体系及辅助平台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从而实现由单一向综合的疾疫治理模式转变,最终为疫情防控建造一道道严密的防火墙。
    “私有共治”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内在机理 ——以浙江省 M村水田治理为例
    王 琦
    2022, 39(4):  76-84.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7
    摘要 ( 29 )   PDF (1178KB)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私有共治”是产权与治理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是一种具有良性自主治理能力的集体行动模式,通过“公共利益”等公共性元素的存在及作用机制,实现了形态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从而达到共益共赢的治理效果。分析传统时期农村水田治理过程中的集体行动个案发现,共同利益、权威主体、自主组织、共享规范是开展“私有共治”集体行动的条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权变机制是形成民间社会自治规则、实现有效自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设计。未来,应在吸收传统的“私有共治”的治理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自主治理的主体性地位和功能,引导他们通过创造条件、创设制度、创建机制等开展自主治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经济理论与实践
    凯恩斯经济学的哲学透视 ——凯恩斯哲学著作《论概率》百周年纪念
    程晓林
    2022, 39(4):  85-93.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8
    摘要 ( 63 )   PDF (1336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凯恩斯是从哲学开始其经济学研究的,在 1921 年出版哲学著作《论概率》中他拒斥了功利主义并提出了“主观概率”和“不确定性”观点。凯恩斯实现了对基于功利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革命,并依据“不确定性”构建了新的宏观经济学体系。本研究通过整理过往百年关于凯恩斯哲学的研究,从经济学本体论、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认识论、经济社会的辩证法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凯恩斯经济学核心概念进行透视,搭建一个哲学视角下的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以作为对凯恩斯唯一哲学著作的百年纪念。
    快递员工作压力对自提柜采纳态度的 影响机制研究
    徐俊杰,刘 栩
    2022, 39(4):  94-10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09
    摘要 ( 32 )   PDF (1321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分析框架,探究快递员的工作压力与自提柜采纳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快递员工作压力不仅直接促进自提柜的采纳态度,而且还通过感知有用性产生了间接驱动作用,由此说明感知有用性在工作压力与自提柜采纳态度之间产生了中介作用。同时,快递员的服务导向负向调节了工作压力与自提柜采纳态度、工作压力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但是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未被调节。研究证实,快递员通过自提柜投递包裹既有“被动选择”特征,也有借此缓解工作压力的“主动选择”逻辑。研究结果启示,快递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加快了自提柜在中国境内的推广进程,但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客户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自提柜运营商还要设法推广“直投到柜”模式,充分发挥自提柜的效率优势。
    教育学研究
    研究生为何成为“等待的被关怀者” ——基于关怀型导学关系建构的反思
    许锋华,许文哲
    2022, 39(4):  106-113.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10
    摘要 ( 49 )   PDF (1161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怀型导学关系是理想的师生关系形态,它要求导师和研究生在双向互动中形成积极主动的主体间交往。然而,现实层面却更多是导师单向度的积极主动,研究生却成为了“等待的被关怀者”。这缘于研究生角色成长失落、对导师信任失衡、与导师相处共鸣失真、工具理性下自身学术逻辑弱化。为扭转导学关系异化的局面,需重塑研究生积极进取、乐于付出、双向信任和主动回应的关怀素养,使其从“被动等待”走向“主动关怀”,以此与导师共同建构和发展关怀型导学关系。
    “基于社区的研究”:内涵、价值与实施
    刘爱生,刘佳玲
    2022, 39(4):  114-124.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4.011
    摘要 ( 42 )   PDF (1346KB)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社区的研究(CBR)”起源于 2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其他欧美国家兴起。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CBR 是对大学科研职能的进一步拓展。CBR 强调从社区的现实问题出发,对社区成员赋权,让所有的合作伙伴公平地参与到整个研究过程;其重要旨趣在于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帮助社区成员应对各种现实问题。CBR 有着一套严格的实施程序,包括确定研究主题与问题、建立伙伴关系并招募成员、收集与分析资料、成果形成与展示,以及反馈、评估与跟进。CBR 社区赋权、知识民主以及科研转型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过于追求“高大上”的课题项目、忽视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英文摘要
    Abstracts
    2022, 39(4):  125-128. 
    摘要 ( 30 )   PDF (721KB)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