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28
    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2, 39(3):  2-3. 
    摘要 ( 126 )   PDF (1078KB) ( 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2, 39(3):  4-4. 
    摘要 ( 34 )   PDF (614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学研究:依法行政专题
    论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王春业
    2022, 39(3):  5-18.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1
    摘要 ( 95 )   PDF (1107KB)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对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作出专门规定,而实践中也存在各地做法不一、缺乏统一标准的现象。由于行政公益诉讼在提起主体、案件类型、前置程序等方面具有自己特色,普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难以适应行政公益诉讼的需要,必须构建独立的行政公益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要从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利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构建双方在诉讼中平等法律地位、有利于法院查清案件事实以及与普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相衔接的角度来考量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构建问题,在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及其他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积极应对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发展权” 平等保护之构想
    徐智华,赵 靖
    2022, 39(3):  19-29.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2
    摘要 ( 34 )   PDF (1089KB)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平等保护老年人发展权是缓解老龄化危机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老年人发展权可分为经济发展权、政治发展权、文化发展权,在这三个领域存在缺乏经济权利保障、缺少高效政治参与、缺少平等教育机会等问题。缺少平等理念是老年人发展权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持续的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发展权问题愈发严峻,法律保障不足是老年人发展权缺乏平等保护的直接诱因。应以平等作为完善老年人发展权的基础,通过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经济发展权,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政治发展权,通过增加平等教育机会保障老年人文化发展权。
    社会治理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发展模式研究 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QCA)
    张会恒,马凯翔
    2022, 39(3):  30-42.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3
    摘要 ( 42 )   PDF (1170KB)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不同国家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提炼了影响机制发展的六项结构因素,包括政府信息透明度、司法体系支持度、社会监督的有效性、ENGO 的发展状况、新闻媒体自由度、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定性比较分析发现,“芬兰模式”和“美国模式”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发展的代表性模式;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机制发展的基础,健全的司法体系、环境信息的透明和新闻报道的自由是成熟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形成的充分条件;成熟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一般有特色的发展路径。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要义、实践经验与路径选择
    郑容坤
    2022, 39(3):  43-53.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4
    摘要 ( 54 )   PDF (1139KB)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理论品质与实践特色。空间融合、组织协同、社区导向、技术嵌入构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义。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的地方探索,漳州市城乡网格治理创新模式在践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要义的同时,结合地方社会治理现实形成了治理空间的城乡融合、治理主体的无缝对接、治理面向的社区在场、治理工具的技术赋能等地方性经验,丰富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个案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健全合作治理机制、着眼技术向善赋能、推动城乡治理融合等路径有助于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政治学研究
    构建生命共同体:“两个和解”思想的当代生动实践
    曾志诚
    2022, 39(3):  54-6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5
    摘要 ( 36 )   PDF (1102KB)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是关于人类本身、人与自然之间和解关系建构及至实现和谐共生发展的科学指南。新时代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对“两个和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坚持,是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诠释,是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和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中国方案。以构建生命共同体为视角深化“两个和解”思想的研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蕴。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逻辑进路与现实关照
    张兴华
    2022, 39(3):  66-74.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6
    摘要 ( 85 )   PDF (1081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讨论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开始的。其立论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不是就共享论共享,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出发,从生产力发展和制度的构建出发,从生产关系讨论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逻辑。只有从批判“异化劳动”出发,才能切中资本主义“私享”的要害。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正是从建构共产主义新社会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理想样态,解决“谁来享”“享什么”“如何享”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建构中,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担当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的责任。
    经济理论与实践
    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郭守亭,张旺虎,刘泽杰
    2022, 39(3):  75-87.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7
    摘要 ( 51 )   PDF (1292KB)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超效率 SBM 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 指数测度了 2010—2019 年中国大陆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未纳入)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 30 个(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具有空间集聚的分布形式;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优化升级出口贸易结构的关键在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应制定协调有序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增强环境规制度,实现高质量的对外经济开放。
    农村居民物价压力指数及其时空差异——以甘肃县域为例
    汪巧敏,陈 英
    2022, 39(3):  88-98.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8
    摘要 ( 38 )   PDF (2332KB)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了解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时空差异对缩小县域经济水平差异、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甘肃 86 个县区为研究单元,在定量测度甘肃县域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系数、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揭示甘肃省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10—2019 年甘肃省大部分县域物价压力指数总体不高,农村居民物价压力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下降。(2)2010—2019年物价压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西高东低态势,高压力区域主要位于兰州南部和陇南市,低压力区域主要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武威、金昌、定西、天水等零星分布。(3)甘肃省物价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区域有兰州南部、庆阳市、陇南市,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物价压力的空间分布重心轨迹经历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的演化规律,物价压力的重心具有由西南向西北迁移的趋势。结论:2010—2019年甘肃省各区县之间物价压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河西走廊中部物价压力较低,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物价压力相对较高,县域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育学研究
    我国高校师德问责制相关政策文本的基本特征研究——基于 ROST数据挖掘系统的分析
    安相丞,陈蓉晖
    2022, 39(3):  99-109.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09
    摘要 ( 59 )   PDF (2334KB)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师德问责制是我国高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进路之一,也是解决师德失范问题的制度利器。本研究采用政策文本挖掘的办法,运用 ROST CM 软件对 89 所高校发布的且现行有效的师德问责制相关政策文本的基本特征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方式维度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阐释,反思我国高校师德问责制中可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之处,并提出完善制度设计,形成专门性和体系性的师德问责条例;细化规定,增强制度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问责效用等建议。
    全过程视角下双线混融教学质量评价与 影响因素研究
    钱 力,张 轲,宋俊秀
    2022, 39(3):  110-123.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2.03.010
    摘要 ( 72 )   PDF (1131KB)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全过程视角,通过设计、梳理调查问卷,剖析双线混融教学现状,构建评价 指标体系对双线混融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合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研究双线混融教学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双线混融教学质量存在差异,教学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基于全过程视角,课中阶段对总体双线混融教学质量的贡献较其他阶段大;教学设计、教学环境、课程建设、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因素对双线混融教学质量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教师方面的因素对双线混融教学影响最大;学生方面的因素在课前与课后阶段对双线混融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建立优质教学资源的持续迭代开发机制,健全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的教师发展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双线混融教学考评体系以更好发挥其激励作用等建议。
    英文摘要
    Abstracts
    2022, 39(3):  124-128. 
    摘要 ( 13 )   PDF (675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