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上一期   
    目 录
    《江汉学术》2024年第1期目录
    《江汉学术》编辑部
    2024, 43(1):  2-4. 
    摘要 ( 71 )   PDF (1164KB) ( 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学
    家庭友好政策的发展脉络、实践启示与中国方案——基于生产与再生产视角的考察
    李正东,张 蓓
    2024, 43(1):  5-16.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1
    摘要 ( 140 )   PDF (1308KB) ( 3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庭友好政策作为平衡工作和家庭、支持积极生育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尚处于研究与实践的起步阶段。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实践与文献,以生产与再生产视角为中心考察了家庭友好政策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脉络。国外家庭友好政策经历了缓解工作家庭冲突、促进工作家庭平衡、推动工作家庭增益为主线的起步、发展和扩展阶段,而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正在全面发轫。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友好型社会建设正面临新动因、新挑战和新机遇,当前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本土研究与中国方案。今后不仅需要营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同时还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通过积极调动就业机构参与的主动性、重视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有差别的设计家庭友好政策实践程序等,平衡政府在市场与社会、个人在工作与家庭中的责任,从而构建面向新时代责 任共担的家庭友好型社会。
    面子生产与社会剥夺:南方农村婚姻的两极困境
    张朝华,张紫薇
    2024, 43(1):  16-24.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2
    摘要 ( 50 )   PDF (1370KB) ( 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城乡关系的变化,南方农村出现了早婚和“剩男”的婚姻困境。一方面,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男多女少意味着部分男性“无婚可结”;另一方面,在家长的默许甚至撮合下,农村部分青年提早步入婚姻历程,成为稚嫩的父母。把农村婚姻市场的特殊形态放到粤北村庄的整体关联中考察,在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层的结构性压力下,中下层群体试图利用婚姻缔结完成阶层跨越,婚配压力的层层传导最终引发了下层弱势男性的婚姻困境。然而,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没有改变农村熟人社会的基本形态,面子依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评价,一方面,面子危机直接将宗族与个体荣辱相连接;另一方面,面子文化又对社区内生活的熟人群体进行行为约束,保障社区的同质性。家庭根据婚姻市场变化进行婚姻策略调整,子代婚姻的缔结并不完全为了符合家庭利益,也有确保面子再生产的需要。
    残疾人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跃迁机制
    郭昫澄,王酉琪
    2024, 43(1):  25-36.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3
    摘要 ( 77 )   PDF (1380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业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积极路径。与生存型创业相比,残疾人通过机会型创业在保障自身就业、解决收入问题的同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社会效益。推动残疾人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跃迁是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新思路。以残疾人杨淑亭团队的创业历程作为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残疾人创业跃迁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动机形成、能力塑造、机会利用3个主范畴,资源获取、创业学习、有效管理3个支持范畴,开发出残疾人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跃迁的理论模型,促进残疾人突破生存型创业的桎梏。并从残疾人创业实现跃迁所需的动机形成、能力塑造、机会利用这三个要素出发,提出促进残疾人创业跃迁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企业助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进路
    杨 齐,张金金
    2024, 43(1):  37-44.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4
    摘要 ( 93 )   PDF (1391KB)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企业的发展对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社会企业在助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能力有限、使命漂移、合法性危机、多主体协同冲突、效果难以评价等困境。因此,依据“观念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赢”三阶段过程模型,可以提出包含促进创新发展、建立使命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以提高合法性、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和构建多维评价体系的治理进路,为实现社会企业有效助推共同富裕提供思路。
    法律专栏_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视域与新话语
    大模型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杨延超
    2024, 43(1):  45-57.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5
    摘要 ( 115 )   PDF (1382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法学及其理论体系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分支。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学不仅重构了传统的法学研究对象,也带来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正义观念。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PT)的出现密不可分,后者在推动理论更新、促进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在建设自身的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得益于已有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研究水平的不均和学科间壁垒的存在,成为建设中的难题。未来的工作需要将基本概念、框架建设以及多维、动态、可进化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重点。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推动法学理论的演变。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变为法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人类价值观、权利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构建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需要避免技术的潜在恶意应用,同时引导它向善。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上 的努力,更是社会对于法律新概念和实践的重塑。这一工作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全球共识的形成和实践的更新,对法治的未来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投顾的算法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刘 辉
    2024, 43(1):  58-68.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6
    摘要 ( 94 )   PDF (1296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投顾的核心底层技术,在实现分散风险、智能调仓、个性化投顾和普惠投顾等重大优势的同时,亦带来科技伦理等方面的挑战。人工智能投顾的算法风险包括主体识别难题、算法歧视风险、算法加密技术的内生风险以及算法非理性决策风险,应确立鼓励数据融合和金融创新、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坚持算法风险审慎治理的理念,在否认人工智能投顾平台独立法律人格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算法研发者和运营者的法律责任,完善人工智能投顾算法私法关系及救济机制,并构建人工智能投顾算法综合治理体系。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当代诗的文化趋向:个体性与公共性”主题论坛实录
    王东东,一 行,姜 涛,西 渡,张桃洲,
    2024, 43(1):  69-82.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7
    摘要 ( 94 )   PDF (1364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3年8月15日—17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暨“21世纪现当代诗学的探索进路”主题论坛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和上海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袂承办。“当代诗的文化趋向:个体性与公共性”是论坛分主题之一。与会专家围绕“有机诗人”与“共同体诗学”、“90年代诗歌”与“未来诗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当代诗从个体性到公共性这一文化趋向,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诗歌自1990年代尤其21世纪以来试图完成的历史转向:从“弱普遍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共同体诗学的必要性,强调了诗歌与人文思想的关联以及共同体的多样性,倡导在警惕文学史权力膜拜的同时探索一种个体的“有限的公共性”,还从生活实践和文化意识两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写作意识。与会学者和诗人同时就诗教问题、“大诗人”标准、诗与媒介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反思和重构90年代诗歌的设想,并试图在新的历史处境和文明条件下建构具有未来性的诗学。
    “三个崛起”与朦胧诗理论现代性的三种指向
    许永宁
    2024, 43(1):  83-90.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8
    摘要 ( 191 )   PDF (1281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个崛起”的诗歌理论为朦胧诗的出现进行鼓与呼的同时,也彰显了一种繁复的现代性指向,那就是在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思想的先锋上承续五四反传统的余脉,表现了青年性和审美的特点。进而在诗歌研究的内部呈现了从五四以来的“个人—人民—自我”的观念流变,“自我”成为这一时期朦胧诗的核心特质。最后,“三个崛起”从历史的、审美的和现实的维度给出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崛起的理论指向,是论战学理性的表现,也是理性精神的再一次张扬。
    重叠模式、土味词汇与民族语法——壮语方言与韦其麟的《百鸟衣》
    农玉红,李茂君
    2024, 43(1):  91-97.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09
    摘要 ( 102 )   PDF (1273KB)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方母语方言影响作家写作,并在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地体现。然而对韦其麟及其诗歌创作都至关重要的方言写作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韦其麟是较早在国内外获得较高知名度的少数民族诗人,他在诗歌中对壮语方言的创造性运用,使得其诗歌呈现出壮族独特的意识和文化特征。韦其麟的长篇叙事诗《百鸟衣》,带有广西横县方言特征。从韵律、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我们可以还原出《百鸟衣》的方言意味。韦其麟《百鸟衣》的方言特征折射了壮族的情感和文化去向。通过壮语方言,韦其麟诗歌作品的表现力得到了更有力的展示,诗歌意蕴更凝厚,民族意味更突出。
    经济管理
    空间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及驱动因素——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证据
    刁艳华,郭思亮
    2024, 43(1):  98-108.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10
    摘要 ( 36 )   PDF (1947KB)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寻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协调发展,可构建空间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综合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以及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空间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的时空格局、演进特征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空间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与耦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有向极化形态转变的倾向,城市间耦合度的极限差异逐渐缩小;耦合度的城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和集聚特征,空间相关程度随时间波动;经济带内不同耦合关系塑造了相异的空间格局,空间功能分工对高耦合度城市的影响最大,且随耦合度提升逐渐增强。
    上市公司研发“粉饰”与股价崩盘风险
    林 川
    2024, 43(1):  109-117.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11
    摘要 ( 50 )   PDF (1331KB)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可实证检验研发“粉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研发“粉饰”的上市公司,有研发“粉饰”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依然成立,而且在非国有企业、高制度环境地区中,企业研发“粉饰”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为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大股东减持是研发“粉饰”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中介机制。
    科研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
    浦小松
    2024, 43(1):  118-128.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1.012
    摘要 ( 42 )   PDF (1437KB)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研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从科研投入的总量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两个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7—2016年283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科研投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不断提高科研投入总量和占比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在考虑地区间不同的技术进步效应后,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作为门槛变量,分析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可以看到科研投入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而当政府财政规 模较小时,在财政规模门槛值的两侧,科研投入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为促进效应。由此可见,对于政府财政规模较小的地区,忽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一味地提高科研投入比重可能并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甚至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揠苗助长则欲速不达。因此,地方政府在逐步增加科研投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财政规模的门槛值,充分考虑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负向、正向效应的转化条件,避免负向作用,激发正向作用,使科研投入总量和占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契合。
    上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