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公法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社会治理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English
期刊社主页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作者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中心
更多...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8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9, 36(2): 2-3.
摘要
(
114
)
PDF
(414KB)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9, 36(2): 4-4.
摘要
(
112
)
PDF
(174KB)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学研究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概念、类型与制度成长
施新州
2019, 36(2): 5-20.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1
摘要
(
384
)
PDF
(2841KB)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党内法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问,结合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过程,对“什么是党内法规”这一“元问题”进行回答是党内法规研究的起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性概念,从党章开始,它衍生出了党纪、党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党内法治体系等诸多概念。在党内法治和国家法治构建过程中,“党组织的结构”“党组织的功能”和“党内法规制度”三者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模式,清晰描述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成长逻辑。因而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科学化建构中需要同时关注其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内涵,并在国家法治相关制度成长中不断完善。
法治视野下高校权力清单制度探究
李 牧,关帅锋
2019, 36(2): 21-31.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2
摘要
(
182
)
PDF
(3337KB) (
1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高校权力清单制度为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的协调和相互制衡,达到限制和控制权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目的,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与政府权力清单相比,制定高校权力清单具有复杂性和现实困境。可以借鉴政府权力清单的模式,厘清高校权力的属性及边界,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系统的清理和审定,明确制定原则和程序,加强监督和问责等路径,实现高校权力清单制度法治化。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治理变革之道
杨治坤
2019, 36(2): 32-41.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3
摘要
(
228
)
PDF
(2632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提出,对我国政府治理理念、治理范式和政府数据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政府推进治理机制制度变革。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政府治理机制创新和变革的进路应当是在政府职能、政府治理责任、治理目标、信息自由等方面的变革。行政法治为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创新提供规范基础,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于政府治理创新,公众参与成为促进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力量。
抗辩式犯罪论体系的构造与功能
李 江
2019, 36(2): 42-54.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4
摘要
(
178
)
PDF
(3540KB)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辩式犯罪论体系,以“犯罪要件”与“辩护事由”的二层对合为基本构造。其深深植根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普通法传统,契合了英美法系国家注重保护个人自由的政治制度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并在寻求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稳定延续和不断发展。从犯罪认定的角度看,该种犯罪论体系具有确立定罪标准、反映定罪过程、分配证明责任、区分责任等级等方面的功能。同时,该种犯罪论体系能够在刑罚量定中起到制约国家刑罚权发动、限制自由裁量以及提供量刑依据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治理研究
深度贫困地区生态治理区域化的体制障碍及路径重构
何玲玲,区小兰
2019, 36(2): 55-63.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5
摘要
(
189
)
PDF
(3888KB) (
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为乡村现代化建设指明道路。近年来,乡村地区的生态治理逐步呈现出区域化状态,跨区域污染的乡村生态问题层出不穷,乡村生态治理区域化一直是治理的难点和盲点。而乡村生态治理区域化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性障碍。尽管当前体制结构存在不少治理障碍,但是体制结构不可能取消,因此,需要进行以区域协调体系和区域治理协同为基础的区域治理共同体的路径重构。
融合发展绩效与创新分级的开发区综合评价——以安徽省经济开发区为例
曹承龙
2019, 36(2): 64-71.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6
摘要
(
294
)
PDF
(2972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发区是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对开发区进行科学有效评价,将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研究从经济效益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基于投入、产出的 8 项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开发区绩效;为明确创新与绩效关系,采用 K-means 聚类算法对开发区的创新等级进行识别,并结合熵值法计算结果,构建创新—绩效的关系分布。同时进一步基于2012年至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 16 个地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分布在 3 个类型区,其中,位于高创新—高绩效类型区的地市数量少,低创新—低绩效类型区的地市数量偏多,各地市发展差距明显。针对这 3 个类型区,分别提出均衡经济梯度、加快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建。
文化特色小镇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王永桂,江 红,赵士德
2019, 36(2): 72-83.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7
摘要
(
206
)
PDF
(3488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方居民作为地方文化的活载体和保护主体,其积极主动的文化保护行为对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将“文化认同”和“个人社会资本”两个与居民文化保护行为有关联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从而构建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探讨影响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机制。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文化认同、个人社会资本和主观规范对其文化保护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政治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观及其理论意义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逻辑视角
赵振辉
2019, 36(2): 84-92.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8
摘要
(
238
)
PDF
(5025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在为人民谋幸福的治国实践中,自觉完成对治国理政经验的理论提升,建构出为国为民的人民情怀观。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观透射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新发展。
教育学研究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郑士鹏
2019, 36(2): 93-102.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09
摘要
(
731
)
PDF
(4102KB)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自信是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培育青年的理想信仰,引导青年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在新时代中加强实践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着力在“互联网+”时代中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发挥出文化自信教育人、引领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重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与优化
孙华俊
2019, 36(2): 103-111.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10
摘要
(
195
)
PDF
(3078KB) (
1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活事件的叠加效应及社会转型期群体心态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通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对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处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环境创设与优化的路径选择。
在华外国留学生眼中的武汉形象——基于在鄂高校留学生的样本研究
牛忠光
2019, 36(2): 112-123. 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19.02.011
摘要
(
276
)
PDF
(3528KB)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武汉形象的认知和评价涉及内部的自我以及外部“他者”群体。调查研究发现,在鄂外国留学生对武汉整体形象持正面评价,女性留学生对武汉形象的整体评价要明显高于男性留学生;另外,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居民等维度层面上存在认可程度差异。武汉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和传播既需要强化针对外国人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又需要规范市民日常行为和文明形象,制定和实施标准的城市英汉标识语,同时,增强针对外国留学生的人才意识和管理国际化意识,特别是做好顶层政策设计以留住外国留学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他们对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的传播。
英文摘要
Abstrac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9, 36(2): 124-128.
摘要
(
110
)
PDF
(680KB)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