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22, Vol. 41 ›› Issue (2): 81-90.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2.02.009

• 文 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共和国初期“民族兄弟”形象的文学建构——1950年代三部短篇小说再解读

颜炼军   

  1.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12
  • 收稿日期:2021-05-10 出版日期:2022-04-15 发布日期:2022-01-24
  • 作者简介:颜炼军,男,普米族,云南大理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E-mail:yljheaven316.@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研究”(14CZW055)

The Literary Construction of“Ethnic Brotherhood”Image in Early PRC:A Reinterpretation of Three Short Stories of the 1950s

YAN Lianjun   

  • Received:2021-05-10 Online:2022-04-15 Published:2022-01-24

摘要: 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秉持新的民族观念、政治理想和国家设计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展开了大量的、多层次的工作。这堪称共和国建设和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其过程或结果,或隐或显地呈现在了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里。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白桦的《山间铃响马帮来》、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这三部短篇小说,堪称此中典型。三部小说密切配合时政,分别涉及南北方少数民族在共和国发生的重要历史转折,以“喜闻乐见”的故事产生了持续的社会反响。它们特殊的话语构成、审美结构,与国家意志、政治话语和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实现了有效互动,进而成为共和国形象建构的特殊力量。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 《山间铃响马帮来》, 《达吉和她的父亲》, 共和国, 民族兄弟, 文学形象, 阶级情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