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公法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社会治理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English
期刊社主页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作者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中心
更多...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目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7, 34(3): 2-3.
摘要
(
140
)
PDF
(470KB)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IN CONTEN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7, 34(3): 4-4.
摘要
(
117
)
PDF
(204KB)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法研究: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专题
中央立法审查权与香港司法审查权的潜在冲突刍议——以香港基本法第17条发回权条款不确定性为视角
张晋邦
2017, 34(3): 5-11.
摘要
(
230
)
PDF
(1515KB)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央港关系的矛盾在基本法世界中具有普遍性。作为一种宏观的政治构想,“一国两制”事业的繁荣发展有赖于人们运用法治思维,在基本法实践过程中积极正确地对待央港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步加以推进。香港基本法第17条在处理中央立法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立法权的关系中具有枢纽地位。由于规范结构和立法原则上的深层规限,其第3款设置的中央立法审查发回权条款在启动理由和运行程序上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酝酿着中央立法审查权和香港特区司法审查权的潜在冲突可能。中央立法权与香港特区自治立法权的划分是一个难点问题。厘清发回权条款的规范疑义及其法律效果,明确中央立法审查权的主导地位,可将长期受到遮蔽的中央立法审查权与香港司法审查权之间的潜在冲突消解在萌芽状态。
当前香港青年社会运动的变化及对策研究
林伟
2017, 34(3): 12-17.
摘要
(
295
)
PDF
(1469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香港青年社会运动发生了从“保育主义”到“本土主义”的转变。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泛民主派的乘机利用、国外政治势力的蓄意干涉、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积聚、特区政府教育政策失误以及香港青年自身特点所促使等。为此,我们要更新对港青年工作的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有效工作平台,将争取香港青年人心回归工作落到实处。
内地与港澳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初探
杜磊
2017, 34(3): 18-23.
摘要
(
250
)
PDF
(1464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内地与世界各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上发展迅速,但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却在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上长期裹足不前,这既有不同法域传统和理念的问题,也有司法和法律制度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存在信任与尊重问题。各方面应当在“一国两制”原则的指导下,从有利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互信和合作,共同打击犯罪,争取早日在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论粤港澳区域合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反思
赵伟
2017, 34(3): 24-29.
摘要
(
219
)
PDF
(1464KB)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共十八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方针,法治与改革两手都要抓,但两者之间的位序有了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行政协议作为粤港澳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合作机制,对我国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目前,粤港澳区域行政协议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有违宪法、法律规定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反思对完善粤港澳区域合作法律机制极为重要。因为,法治理念所蕴含的规则之治、良法之治、程序之治、理性之治等理念所带来的效果,使人们足以相信在改革过程中的法治先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风险。
公法研究:立法理论与实践专题
论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制度
张婷
2017, 34(3): 30-36.
摘要
(
201
)
PDF
(1474KB)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方立法的制定与颁行为我国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搭建了制度空间、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庞大体量的背后却潜藏着地方立法恶性膨胀的隐忧。片面追求立法数量,忽视立法适用性,立法介入不必要场域等因素是地方立法恶性膨胀的“幕后推手”。遏制立法恶性膨胀,必须从作为立法源头的立法启动环节入手。立项论证机制的运行逻辑在于通过“以权利对抗野心”的制度架构,完成对于立法启动行为随意性的约束。因此,立法立项论证机制成为遏制地方立法恶性膨胀趋势的制度选择。现实中,立项论证制度已于部分地方开始制度化运行,但仍面临诸如制度普及性较低、论证主体范围过窄、论证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各省市级地方有必要全面确立立项论证制度,建立开放的立项论证机制,明确立项论证的标准,并坚持立项论证过程的公开。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保护性制度的法理探讨
李娜玲
2017, 34(3): 37-43.
摘要
(
166
)
PDF
(1475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和保护。虽然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强制医疗特别程序,但是相关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法治国家与人权保障是设立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保护性制度的价值缘起,医疗救助与社会防卫是设立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保护性制度的内在逻辑,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应建立鉴定留置和缺席审判两项保护性制度以保证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统一。
社会治理研究
论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府回应间的鸿沟及其弥合
胡倩,徐晓军
2017, 34(3): 44-50.
摘要
(
189
)
PDF
(1475KB)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失独问题的日益凸显,失独群体采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行的诉求方式,向各级政府提出自己兼具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政府也选择性地做出了回应,但二者在失独问题的认知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张力和诸多矛盾。因此,只有从单向性回应、形式化回应走向互动性回应、实质化回应,努力寻求失独问题解决的平衡点与突破点,才是弥合这一鸿沟的有效路径。
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嵌入渐进主义决策模型——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例
李杰
2017, 34(3): 51-60.
摘要
(
230
)
PDF
(2307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共政策的设计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按照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的观点,任何公共政策都需要一个“渐进调试”的过程,尤其是影响面较大的公共政策,通过稳中求变,才能探索出一套优化的公共政策。另外,公共政策设计也要转变原来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来单向的程序性政策设计转向结果导向,充分考虑政策客体的需求,对原有政策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政策调整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将“渐进决策”理论模型用来分析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演绎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制定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调和,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优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再认识
杨希帅
2017, 34(3): 61-66.
摘要
(
203
)
PDF
(1473KB)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卷入中国现代史甚深的梁漱溟一生关心“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在他那里被认为是“政治问题”,他因不能坐视现实而“舍佛入儒”,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并以“建国”为宗旨。根据对古代中国文化、社会结构的研究以及对现代中国政治困境的把握,他对自己认同的道路非常自信,这使他一度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之路。重新理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将之与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建设理论进行比较,认识其特点与局限,对当下中国的乡村建设仍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社会视阈下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与完善
马海磊
2017, 34(3): 67-70.
摘要
(
186
)
PDF
(1441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个人的家庭幸福、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更是把充分就业设立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前提,深入分析就业优先战略及其实施重点,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为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强化优先就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协调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经济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许正环
2017, 34(3): 71-75.
摘要
(
227
)
PDF
(1459KB)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新业态转型的助推器,并为社会经济实体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各行各业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创造出一些新的发展生态。外贸企业要积极应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调整生产方式、营销模式、贸易市场、结算方式等经营思路,重点在产品质量、品牌运营、销售渠道、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化转型,不断开拓贸易发展新空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扈琼琳
2017, 34(3): 76-80.
摘要
(
209
)
PDF
(1449KB) (
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上非传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海洋空间上的体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海上非传统安全越来越成为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发展面临着海上恐怖主义、海上非法活动、公共卫生安全、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明确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针对其突发性、跨国性、复杂性特性,中国应承担好大国责任,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实现共同安全,为新海上丝绸之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学研究
近二十年日常叙事话语主题及向度转换
滕斌,马红霞
2017, 34(3): 81-88.
摘要
(
119
)
PDF
(1487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日常叙事”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勃兴,使文学在与现实交流及对话层面贴近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其中的日常性主题也因此成为小说叙事中的“新意识形态”。从物质消费、身体经验及性别视野等角度来解读曾被遮蔽的“日常生活”及自身“意义”在何种复杂的历史场域得以复活,并出现“价值”向度的转换,以此来把握转型期社会风尚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等均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变形记》与《荒原狼》形象塑造之比较
卢荻,汪云霞
2017, 34(3): 89-93.
摘要
(
195
)
PDF
(1462KB) (
1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20世纪初的德语小说《变形记》与《荒原狼》中,卡夫卡与黑塞分别塑造了带有自喻意味的动物性形象虫与狼。在塑造形象时,作家安排的主人公入场与退场的方式、主人公作为内视者与外观者的关系以及主人公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既蕴含了自身对社会群体的疏离心理,又表现出同一时代的独特风格。两者分别采用了空缺与重复的手法,给予读者以大量留白和几近铺满的不同阅读体验,亦对应了奥尔巴赫后景与前景的写作理论。从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切入,通过比较卡夫卡与黑塞塑造形象的方法,可探讨隐含其中的文化心态和写作意图。
哲学与传播学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成功了吗——从新科学与希伯来民族的关系出发
李静
2017, 34(3): 94-99.
摘要
(
198
)
PDF
(1510KB)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据说维柯的新科学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将历史做成了科学。人的历史要成为科学,需要撇开上帝的启示,否定希伯来人作为特选子民。但《新科学》却在如此紧要之处显得暧昧不清,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成功。仔细梳理新科学对希伯来民族的描绘,最终发现,维柯一方面以“插话”的形式述说希伯来人的特殊历史,一方面又把它当作“各民族”的部分来加以描述。作为“插话”的希伯来民族理当排除在新科学之外,而作为各民族部分的希伯来民族则与异教民族一块成功筑造了新科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传播及其在高校隐性传播的路径研究
马娟,刘洋
2017, 34(3): 100-105.
摘要
(
165
)
PDF
(1540KB)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是信息、价值观念有效传递的两种不同形式,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与显性传播的直观性、快速性、及时性相比,隐性传播更具有内隐性、渗透性、深远性的特征。依据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的结合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传播可以分为不完全隐性传播和完全隐性传播两种类别。从长远发展来看,隐性传播更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次传播。因此,高校应该大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传播路径,发掘隐性传播资源载体:一是利用大学生家乡的地域文化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二是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传播手段以活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三是积极防御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生活渗透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
教育学研究
浅析陶行知乡村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郑刚,马乐
2017, 34(3): 106-110.
摘要
(
309
)
PDF
(1457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陶行知作为平民教育的伟大旗手,终身致力于乡村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为我国乡村幼稚园的普及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不仅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致力于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并根据社会现实提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要求,同时在幼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但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普及农村学前教育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思理路
詹鹏,王崎峰
2017, 34(3): 111-116.
摘要
(
143
)
PDF
(1461KB)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用协调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完善,用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延展,用开放发展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用共享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升华,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审核评估与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
丁玲,孙华
2017, 34(3): 117-120.
摘要
(
156
)
PDF
(1443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审核评估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将教育评估的焦点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将教育组织对质量的追求从外在压力转向内在需要。审核评估的开展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理念的突破,它所释放的质量评价与保障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书评
重建教育史学科体系的集大成之作——评周洪宇新著《创新与建设:教育史学科的重建》
刘训华,徐姗姗
2017, 34(3): 121-122.
摘要
(
152
)
PDF
(1462KB) (
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文摘要
ABSTRACTS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7, 34(3): 123-128.
摘要
(
111
)
PDF
(839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