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富春.文学:诗意语言[M]//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彭富春.无之无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 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885:33. [4] 安·杰斐逊,戴维·罗比,等.当代国外文学理论流派[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 朱光潜.诗论[M]. 北京:三联书店, 1984. [6] 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408. [7] 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8] 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M]//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1]苏珊·朗格.哲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89. [12]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3]赫兹利特.泛论诗歌[M]//欧洲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4]彭富春. 神如何言说[M]//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5]刘小枫.一片秋天枯叶上的湿润经脉[M]//重读大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