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新青年,1(6):1916. [2] 刘纳.1912-1919:终结与开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1):13. [3]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M]//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4]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180. [5] 王瑶.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M]//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5. [6] 王光明,等.传统:标准还是资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7] 叶维廉.东西方文学中“模子”的应用[M]//寻求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7. [8] 谢冕.新世纪的太阳——二十世纪中国诗潮[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 [9]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J].星期评论:双十节纪念号.1919-10-10. [10]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M]//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1. [11]废名.新诗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刘大白.付印自记[M].旧梦.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3]周作人.小河与新村中[M]//知堂回想录: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4]周作人.《扬鞭集》序[M]//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15]鲁迅.无声的中国[M]//三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7. [16]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J].新潮,3(1),1919-10. [17]朱自清.选诗杂记[M]//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6. [18]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22. [19]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J].新青年,3(5),1917-07. [20]俞平伯.诗的新律[M]//我们的七月.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21]宗白华.新诗略谈[J].少年中国.1(8),1920-02-15. [22]郭沫若.论诗三札[M]//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01. [23]胡适.文学改良当议[J].新青年,2(5),1917-01-01. [24]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2-223. [25]王家新.一份现代性的美丽[J].诗探索,2000(1-2). [26]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1. [27]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卞之琳,译.艾略特诗学论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 [2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42. [29]金克木.如何解说文化[M]//文化的解说.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