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繁华.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J].文艺研究,2008(2). [2] 赖大仁.当代文艺批评的价值重建[N].文艺报,2008-04-26. [3] 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陈晓明.第三种批评:出路还是误区?[N].北京文论报,1997-08-01.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7. [8] 邱华栋,刘心武.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J].上海文学,1995(8). [9] 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7. [10]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9. [11]赖大仁.当代文艺批评变革与批评伦理问题[N].文艺报,2008-09-20.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3.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5. [14]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戒浮泛[M]//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231-232. [15]凌继尧.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10-13. [16]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