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6, Vol. 35 ›› Issue (6): 33-44.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6.06.004

•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时空维度的戏剧化探索——论穆旦 1940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

[美]朱妍红   

  1. 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 东亚语言与文学系, 弗吉尼亚 列克星顿 24450
  • 收稿日期:2016-07-03 修回日期:2016-07-03 出版日期:2016-12-15 发布日期:2016-12-01
  • 作者简介:朱妍红, 女, 上海人, 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 博士。

Exploring Spatiotemporal Dramatization——Mu Dan’ s Pursuit of Modernism in Poetry during the 1940s

[America]ZHU Yanhong   

  • Received:2016-07-03 Revised:2016-07-03 Online:2016-12-15 Published:2016-12-01

摘要: 1940 年代中期, 袁可嘉提出了 “新诗现代化” 的观点, 并称穆旦为 “最彻底” 的新诗现代化的追求者。从袁可嘉的诗歌理论入手, 可讨论穆旦 1940 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袁可嘉的 “新诗现代化” 理论建立在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相一致的非线性时间观上, 可谓在新诗创作中追求一种 “戏剧性综合”(drama-ticsynthesis), 而穆旦的诗歌则充分体现了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诗歌戏剧化探索的努力。在穆旦的诗歌中,“戏剧性综合” 首先表现在他对于诗歌结构以及情感的戏剧化表现的追求, 使得诗歌呈现一种多层次的表现方式, 也可以说是让诗歌获得了一种 “空间形式”。以艾略特的《荒原》作为参照, 可进一步讨论穆旦诗作中对于个人内心世界、 心理空间的探索。在时间维度上, 穆旦诗歌的戏剧性追求还表现在其颠覆线性时间观的历史反思上。穆旦有循环性的历史观, 但抱着如尼采所推崇的 “爱命运” 之肯定的人生态度, 穆旦在诗中表现出对 “被围” 命运的肯定以及对于冲出重围的决心。

关键词: 穆旦, 艾略特, 袁可嘉, 尼采, 新诗现代化, 戏剧性, 现代主义诗歌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