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542-543. [2] 李文燕.计算机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51. [3] 赵秉志, 于志刚.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297. [4] 梁志文, 宁立标.网络环境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的现状、成因及立法改善[J].律师世界, 2001(7). [5] 马华.中国网络放“毒”第一案[J].信息网络安全, 2005(12). [6] 蒋浩, 于志刚.论制作、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J].法学家, 1997(5). [7] 刘君博.关于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8] 陈浩然.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法律思考[C]//张春雨等编著.计算机与网络犯罪专题整理——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北京:人民公安出版社, 2007:109. [9] 廖天华.关于KV300L++所谓“逻辑炸弹”事件的新闻调查[N].电脑报, 1997-08-08:1. [10]罗结珍, 译.法国新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127-128. [11]黄道秀, 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6:140. [12]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114. [13]胡学相.论计算机犯罪的几个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