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Vol. 38 ›› Issue (5): 87-93.doi: 10.16387/j.cnki.42-1867/c.2021.05.009

• 城市发展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接续与革新:民国时期汉口楚剧演出变迁论略

周春芸,夏粉霞   

  1. 九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 发布日期:2021-10-04
  • 作者简介:周春芸,男,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夏粉霞,女,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基金资助:
    武汉市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特大城市治理视域中武汉历史之城建设的谋划与发展”(2019009)

  • Published:2021-10-04

摘要: 花鼓戏在清代是盛行于湖北黄孝一带的乡村戏,因唱词鄙俗、表演“淫邪”等弊病,被政府严厉禁演。至民国前期,花鼓戏仍被官厅严禁,在武汉只有汉口租界能演。1926年,国民革命军抵汉后,花鼓戏改称楚剧,获得在汉演出的合法身份。楚剧为了在汉口生存与发展,作了大量接续与革新工作,主要包括演员由兼职转为专职,补齐行当,角色上学习平剧、汉剧,更新剧本并更多采用连台本戏,新增的剧目突出时代性。楚剧的改进,使得政府对之由严禁改为管控。这些新气象促成了楚剧新的表演体系的形成,并冲击了汉口的戏剧市场。

关键词: 花鼓戏;楚剧;革新;汉口;戏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