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4, Vol. 33 ›› Issue (4): 52-58.

•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语言观脉络中的中国当代诗歌

李心释   

  1.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 收稿日期:2014-05-22 修回日期:2014-05-22 出版日期:2014-08-15 发布日期:2014-07-24
  • 作者简介:李心释,男,浙江瑞安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11BZW096)

Chinese Contemporary Poetry Under the Linguistic Views

LI Xin-shi   

  • Received:2014-05-22 Revised:2014-05-22 Online:2014-08-15 Published:2014-07-24

摘要: 朦胧诗奠定了接受西方“语言学转向”思想的文学基础,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界的泛语言化氛围中的三条脉络,与重新发现的中国传统语言观一起,对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诗人在写作中直接与语言搏斗,把语言的媒介性提升为发明性,直至建立一种语言的发现观,表明当代诗歌已经完成语言工具论向本体论的转变。语言本体论的要义在于语言与人的循环关系,而当代诗歌中的语言有“他性的自主”倾向,表现为“语言的历险”,一方面创造出新的具有延展性或多维的映射性的隐喻形式,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代诗歌内在的虚弱,由此产生的诗歌“虚无化”应当警惕。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语言观, 诗学, 语言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