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4-04-005
|
程光炜
|
当代诗的“传统”
|
现当代文学摘卡
|
04-04-026
|
2
|
04-04-007
|
李怡
|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
现当代文学摘卡
|
04-04-027
|
3
|
04-04-015
|
张桃洲
|
新诗传统:作为一种话语储备
|
现当代文学摘卡
|
04-04-029
|
4
|
04-04-017
|
臧棣
|
新诗传统:一个有待讲述的故事
|
现当代文学摘卡
|
04-04-031
|
5
|
04-05-005
|
王毅
|
新诗标准:谁在说话?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01-141
|
6
|
04-05-015
|
李润霞
|
在喧嚣中寻找诗歌的路标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01-145
|
7
|
04-05-019
|
姜涛
|
“标准”的争议与新诗内涵的歧义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01-149
|
8
|
04-06-010
|
陈太胜
|
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04-056
|
9
|
04-06-015
|
王烨
|
“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
|
现当代文学摘卡
|
05-02-064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5-03-008
|
姜涛
|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10-148
|
2
|
05-04-014
|
钱文亮
|
“先锋”的变迁与在当下诗歌写作中的意义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5-12-049
|
3
|
05-05-021
|
荣光启
|
“中生代”: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一种“地质”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5-06-168
|
4
|
05-05-028
|
西渡
|
时代的弃婴与缪斯的宠儿——试论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
|
新华文摘
|
06-01-087
|
5
|
05-05-028
|
西渡
|
时代的弃婴与缪斯的宠儿——试论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6-02-056
|
6
|
05-05-035
|
王毅
|
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命名与言说
|
新华文摘
|
06-01-085
|
7
|
05-06-021
|
梁秉钧
|
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
|
新华文摘
|
06-08-092
|
8
|
05-06-021
|
梁秉钧
|
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6-01-189
|
9
|
05-06-021
|
梁秉钧
|
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
|
北京大学学报.学报概览
|
06-03-159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6-01-005
|
洪子诚,等
|
城市与诗——北京大学第六届“未名”诗歌节圆桌论坛实录
|
文艺理论
|
06-06-122
|
2
|
06-01-005
|
洪子诚,等
|
城市与诗——北京大学第六届“未名”诗歌节圆桌论坛实录
|
北京大学学报.学报概览
|
06-04-158
|
3
|
06-01-011
|
张林杰
|
现代都市环境与现代诗歌
|
文艺理论文摘卡
|
06-03-058
|
4
|
06-02-005
|
陈仲义
|
个人化视野中当代诗歌史的写作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6-04-093
|
5
|
06-03-011
|
柏桦
|
心灵与背景:共同主题下的影响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6-11-149
|
6
|
06-05-020
|
陈希
|
中国现代派诗歌对意象主义的接受与变异
|
社会科学报.学术看台
|
07-07-019
|
7
|
06-06-010
|
肖恩.奥布赖恩
|
当代英国诗歌:在后现代主义与本土现实主义之间
|
外国文学研究
|
07-04-049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7-01-014
|
唐晓渡,等
|
对话:诗.精神自治.公共性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7-05-079
|
2
|
07-01-019
|
龙扬志
|
叙述中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7-02-048
|
3
|
07-02-005
|
王润华
|
鱼尾狮神话:新加坡后殖民诗歌典范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7-09-180
|
4
|
07-02-011
|
古远清
|
论1980年代的香港新诗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7-03-051
|
5
|
07-02-015
|
林喜杰
|
论1960年代以来台港新诗教育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7-03-053
|
6
|
07-03-005
|
王光明
|
论20世纪中国散文诗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07-06-148
|
7
|
07-04-021
|
陈仲义
|
网络体诗:四大“症候”剖析
|
新华文摘
|
08-01-163
|
8
|
07-04-021
|
陈仲义
|
网络体诗:四大“症候”剖析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7-05-188
|
9
|
07-05-027
|
杨小滨
|
飞翔:修辞与意义——论孟浪的诗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1-074
|
10
|
07-06-005
|
钱文亮
|
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
|
新华文摘
|
08-07-163
|
11
|
07-06-012
|
冷霜
|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2-066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8-01-019
|
程振兴
|
“景观诗歌”视野中的穆旦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3-067
|
2
|
08-01-029
|
易彬
|
“记忆”之书——论吴兴华诗歌的精神内蕴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3-066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3
|
08-01-035
|
马永波
|
袁可嘉诗学思想探源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3-068
|
4
|
08-01-045
|
柏桦,余夏云
|
“今天”:俄罗斯式的对抗文学
|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
08-03-070
|
5
|
08-03-027
|
郑翔
|
关于现代格律诗:从叠音词收尾说起
|
中国教育报.学刊萃华
|
08-03-004
|
6
|
08-05-011
|
马永波
|
奥登与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9-05-151
|
7
|
08-05-023
|
邓庆周
|
拜伦《哀希腊》在近代中国的四种译本及其影响
|
外国文学研究
|
09-01-011
|
8
|
08-06-014
|
柏桦
|
旁观与亲历:王寅的诗歌
|
文学研究文摘
|
09-02-055
|
9
|
08-06-029
|
孙晓娅
|
无法遗忘的精神家园——论牛汉诗歌创作与俄罗斯文艺的关系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9-02-176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09-01-005
|
燎原
|
博大普世襟怀的矛盾与偏执——昌耀晚期精神思想探析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09-05-151
|
2
|
09-04-005
|
张桃洲
|
对“古典”的挪用、转换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重要维度
|
新华文摘
|
10-06-095
|
3
|
09-04-005
|
张桃洲
|
对“古典”的挪用、转换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重要维度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09-05-189
|
4
|
09-04-005
|
张桃洲
|
对“古典”的挪用、转换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重要维度
|
文学研究文摘
|
09-04-058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0-01-005
|
马永波
|
九叶派对象征主义的反思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0-02-197
|
2
|
10-02-018
|
吴矛
|
闻一多新诗“诗质”论和“诗形”论的矛盾性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0-08-149
|
3
|
10-04-019
|
赖彧煌
|
从性别想象到技艺对经验的转换 ——论沈杰、青蓖、水丢丢和梅花落的诗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0-11-059
|
4
|
10-05-011
|
张光昕
|
假动作的精神分析——翟永明诗歌务虚笔记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1-01-170
|
5
|
10-05-017
|
罗小凤
|
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11-01-064
|
6
|
10-06-005
|
钱文亮
|
“学院派诗歌”:概念与现实——兼论中国当代诗歌的处境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1-03-051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1-01-005
|
林克
|
创造抑或模仿——对诗歌翻译的创造性的几点质疑
|
新华文摘
|
11-11-161
|
2
|
11-02-005
|
西渡
|
当代诗歌的实验主义与反学院情结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1-07-038
|
3
|
11-02-005
|
西渡
|
当代诗歌的实验主义与反学院情结
|
新华文摘
|
11-17-164
|
4
|
11-06-005
|
张桃洲
|
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
——以北岛、多多为例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2-03-160
|
5
|
11-06-005
|
张桃洲
|
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
——以北岛、多多为例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2-01-197
|
6
|
11-06-019
|
赵飞
|
论张枣“言志合一”的诗歌写作向度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2-04-093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2-01-012
|
罗执廷
|
选本运作与“第三代诗”的文学史建构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2-02-197
|
2
|
12-02-017
|
张逸飏
|
在瓦雷里影响下卞之琳诗歌的变构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2-07-174
|
3
|
12-03-012
|
翟月琴
|
轮回与上升: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抒情传统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2-10-105
|
4
|
12-03-018
|
张光昕
|
肖像·游移·风湿病
──西渡诗歌论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2-10-076
|
5
|
12-05-005
|
颜炼军
|
远方”的祖国景观──论当代汉语诗歌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2-06-190
|
6
|
12-05-005
|
颜炼军
|
远方”的祖国景观──论当代汉语诗歌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3-01-078
|
7
|
12-04-018
|
桑克
|
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在历史与语言的交汇之中
|
外国文学研究
|
12-12-045
|
8
|
12-04-018
|
桑克
|
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在历史与语言的交汇之中
|
文学研究文摘
|
13-01-059
|
9
|
12-06-005
|
吴向廷
|
屈原与惠特曼:《女神》抒情的方式、动力及其限度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3-04-061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3-02-022
|
郑慧如
|
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理论轮廓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3-03-198
|
2
|
13-03-041
|
颜炼军
|
迎向诗意“空白”的世界——论现代汉语新诗咏物形态的创建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3-10-078
|
3
|
13-05-040
|
雷武铃
|
与新诗合法性有关:论新诗的技艺发明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4-01-197
|
4
|
13-06-025
|
许霆
|
20世纪新诗大众化运动反思论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14-06-151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4-01-051
|
王凌云
|
比喻的进化:中国新诗的技艺线索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4-03-
|
2
|
14-02-055
|
陈大为
|
江河“现代神话史诗”的英雄转化与叙事思维
|
新华文摘
|
14-15-164
|
3
|
14-02-069
|
岛由子
|
论顾城的“自我”及其诗歌的语言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4-07-166
|
4
|
14-02-069
|
岛由子
|
论顾城的“自我”及其诗歌的语言
|
文摘报
|
14-06-024
|
5
|
14-03-047
|
郑慧如
|
台湾当代诗的命名效力与诠释样态——以“超现实”在台湾诗歌中的流变为例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4-05-197
|
6
|
14-03-047
|
郑慧如
|
台湾当代诗的命名效力与诠释样态——以“超现实”在台湾诗歌中的流变为例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4-10-160
|
7
|
14-04-42
|
西渡
|
心灵的纹理——骆一禾、海子情爱主题和孤独主题比较研究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4-11-089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
|
15-02-019
|
颜炼军
|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5-03-091
|
2
|
15-02-019
|
颜炼军
|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
新华文摘
|
15-13-163
|
3
|
15-02-019
|
颜炼军
|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5-07-094
|
4
|
15-02-019
|
颜炼军
|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15-08-151
|
5
|
15-02-019
|
颜炼军
|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
社会科学报.学术看台
|
15-04-16-4
|
6
|
15-02-026
|
李海英
|
白昼燃明灯,大河尽枯流——论当下作为“症候”的知名诗人长诗写作
|
新华文摘
|
15-13-163
|
7
|
15-02-026
|
李海英
|
白昼燃明灯,大河尽枯流——论当下作为“症候”的知名诗人长诗写作
|
东吴学术
|
15-06-159
|
8
|
15-03-039
|
龚浩敏
|
叶芝诗歌:民族的吊诡与东方的悖论——论其文化民族主义、身份、主体与东方传统
|
外国文学研究
|
15-09-075
|
9
|
15-04-060
|
吴昊
|
当代诗歌的“南北之辨”与戈麦的“南方”书写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5-10-109
|
序号
|
原刊期页
|
作者
|
被转载论文题目
|
转摘报刊
|
年期页
|
10
|
15-05-081
|
林琳
|
黄昏里的行走与歌唱——从骆一禾的《大黄昏》看其诗学理想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16-01-145
|
11
|
15-06-054
|
李心释
|
论当代诗歌中“反隐喻”的可能与不可能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16-01-199
|
12
|
15-06-054
|
李心释
|
论当代诗歌中“反隐喻”的可能与不可能
|
社会科学报.学术看台
|
15-11-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