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6, Vol. 35 ›› Issue (5): 69-75.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6.05.009

• 专题_区域生态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域生态足迹时空结构及演进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徐艳飞   

  1. 江汉大学 武汉研究院,武汉 430056
  • 收稿日期:2016-07-08 修回日期:2016-07-08 出版日期:2016-10-15 发布日期:2016-10-11
  • 作者简介:徐艳飞, 男, 湖北武汉人,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博士。
  • 基金资助:
    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向立项课题 “武汉生态足迹时空结构及其演进机制研究”(20141207)

A Stud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 of Urban Eco-footprint and its Evolution——Wuhan as an Example

XU Yanfei   

  • Received:2016-07-08 Revised:2016-07-08 Online:2016-10-15 Published:2016-10-11

摘要: 以 1990—2013 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首先测度武汉生态足迹的时空结构, 然后基于 STIRPAT 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剖析武汉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及演进机制。研究发现: 第一, 武汉生态足迹逐年增加, 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尤其在 2001 年以后生态赤字逐年扩大。第二, 在武汉 13 个区中, 青山区的生态足迹最大, 是武汉生态压力 的主要来源地。第三, 工业化、 第三产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规模增加均会扩大生态足迹, 收入水平的增加能有效降低生态足迹, 缓解生态压力。从目前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 经济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制约效应尚处于主导地位。今后生态治理须以青山区为重心; 推动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积极倡导生态理念减缓生态足迹, 加快生态压力拐点的提早到来。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账户, 时空结构, 演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