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4, Vol. 33 ›› Issue (6): 37-46.

•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数字诗的发展与美感生成

郑慧如   

  1. 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 台中 40724
  • 收稿日期:2014-07-07 修回日期:2014-07-07 出版日期:2014-12-15 发布日期:2014-12-12
  • 作者简介:郑慧如,女,台湾台北人,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The Development and Beauty Generation of Taiwan's digital poetry since the 1990s

ZHENG Hui-ru   

  • Received:2014-07-07 Revised:2014-07-07 Online:2014-12-15 Published:2014-12-12

摘要: 自1986年出现类程序语言的诗作,数字环境改变了解严后的台湾当代诗,而使得互动、制动、多向、多媒体、非平面、多重叙述的创作方式,大幅冲击了以平面出版、单纯文字构筑的文学环境,形成20世纪末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从文字到图像与影音,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单一文本到超文本,从作者往读者的单向灌输到作者与读者间的多重互动,数字语境下的台湾当代诗在文字与非文字、意象与意义之外,引逗出令人反思的情意姿态。数字语境之于台湾当代诗,呈显激发创作动力、扬掀传播媒体的革命、活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管道,而未曾背离纯文字书写的文化论述。同时,做为工具的数字元素,在人为的发扬蹈厉之初,从试图摆脱单文本、纯文字、纸面传媒的当代诗发展背景,建构各种超文本、多媒体、多向性的作品,而使得文字与图像的依违关系由显而隐,无意间碰触意义释放、意象表现等问题。以超文本文学下的台湾当代诗发展为主,可描述1990年代以来,台湾当代诗在数字语境下的发展概况以及数字文学论述的建构;以网路社群中拈取苏绍连的数字创作为例,可探入台湾当代诗因传播媒介转变而开启的创作实验与诗艺格局。

关键词: 台湾数字诗, 台湾当代诗, 超文本, 传播媒介, 苏绍连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