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立博. 汉语“锐词”的界定及其流行社会心理分析[J]. 江汉学术, 2020, 39(4): 119-128. |
[2] |
吉 晖. 论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生成机制——以“你不知道”为考察对象[J]. 江汉学术, 2019, 38(5): 120-128. |
[3] |
许 蕾,侯铭瑞. 海峡两岸同义异形词语义视觉表象特征差异研究[J]. 江汉学术, 2018, 37(1): 113-119. |
[4] |
段曹林. 修辞造词的重新定位和分析模式构建[J]. 江汉学术, 2014, 33(4): 117-122. |
[5] |
芜崧. 流行词语“无所谓”的语义指向和语用功能[J]. 江汉学术, 2014, 33(3): 90-96. |
[6] |
华满元,华先发. 汉语习语临时变体的理据研究[J]. 江汉学术, 2014, 33(1): 122-128. |
[7] |
许蕾. 海峡两岸词语差异的类型研究[J]. 江汉学术, 2013, 32(4): 68-74. |
[8] |
赵爱武. 近代汉语象声词结构形式的历时演变[J]. 江汉学术, 2013, 32(4): 100-104. |
[9] |
余珩. “桃夭”的语义原型及其演变[J]. 江汉学术, 2012, 31(6): 102-105. |
[10] |
占小海,张维友.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商贸信函词汇特征对比分析[J]. 江汉学术, 2012, 31(5): 59-63. |
[11] |
杨继光. 《万历野获编》历史词语补释[J]. 江汉学术, 2012, 31(5): 64-68. |
[12] |
周建民,杨扬. 论网络谐音词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J]. 江汉学术, 2012, 31(3): 30-35. |
[13] |
杨小卫. 《集韵》《类篇》“一曰”义初探①[J]. 江汉学术, 2012, 31(3): 103-108. |
[14] |
胡绍文. “小姑始扶床”辨释[J]. 江汉学术, 2012, 31(2): 97-101. |
[15] |
罗庆云. 《说文解字》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续考[J]. 江汉学术, 2011, 30(6): 1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