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24, Vol. 43 ›› Issue (3): 88-95.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3.010

• 文 化 • 上一篇    

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

李艳丽1,张政君2   

  1. 1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235;2澳门大学 人文学院,澳门 999078
  • 收稿日期:2023-12-14 出版日期:2024-06-15 发布日期:2024-06-19
  • 作者简介:李艳丽,女,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E-mail:lyl@sass.org.cn;张政君,女,山东济南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E-mail:yc17727@umac.mo。
  • 基金资助:
    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一般项目“海派文化与域外文明——近代中日艺术交流史研究”(2022BWY005)

The Spatial Function Evolution of Tashiroya and Its Arita Porcelain Management in Modern Shanghai

LI Yanli,ZHANG Zhengjun   

  • Received:2023-12-14 Online:2024-06-15 Published:2024-06-19

摘要: 海派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作为东西方的“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1868年长崎老铺田代屋在上海开设分号,这是上海最早期的日商,经营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 表的有田烧瓷器及杂货。日本最初的陶瓷是从中国引进的,至近代,有田烧带着日本的文化韵味来到了上海,这一“文化回流”不仅提供了工艺、艺术交融的途径示例,它在近代新兴上海都市空间的后续发展,更值得关注。通过田代屋的“窗口”,可探求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梳理明治日本对于上海、中国陶瓷业的考察及其为此做出的工艺技术、出口政策上的调整——因东洋货引发的中国抵制洋货、振兴工艺美术、掀起“国货潮”,其间田代屋起到了某些中日交流的作用。立足跨学科视域,研究以田代屋为代表的空间文化构成及其与文化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可对海派文化、海派工艺的域外影响研究提出新的视角与阐释。

关键词: 海派文化, 中日交流, 文化回流, 田代屋, 有田烧, 东洋货, 国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