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7, Vol. 36 ›› Issue (6): 63-68.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7.06.009

• 艺术专题_艺术史论新视野 • 上一篇    下一篇

景观、风物与怀旧式想象——论南京民国城市影像的当代塑造

赵 轩   

  1. 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 收稿日期:2017-08-02 修回日期:2017-08-02 出版日期:2017-12-15 发布日期:2017-11-13
  • 作者简介:赵轩,男,江苏徐州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
  • 基金资助: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京民国城市影像的塑造与海外传播研究”(2016SJD760131)

Landscapes, Scenery, and Nostalgic Imagination——on the Contemporary Portrayal of Nank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

ZHAO Xuan   

  • Received:2017-08-02 Revised:2017-08-02 Online:2017-12-15 Published:2017-11-13

摘要: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人间地狱”南京,以及淡化历史背景、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式南京。在这些影像中,宏大的民国城市景观带过了具体的市民生活,风物展示的本土民俗性掩盖了民国都市的现代性,基于民国风韵的怀旧式想象遮蔽了城市影像的民族主体性。究其原因,在民国南京的“记忆治理”机制中,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宏大历史叙事和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国难叙事”,限制了民国南京影像的表现空间和其得以承载的话语蕴藉,使得南京城市影像在银幕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表现性。

关键词: 民国南京, 城市影像, 怀旧想象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