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6, Vol. 35 ›› Issue (3): 110-115.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6.03.015

• 教育 • 上一篇    下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再研究: 问题与对策

高明,卢伟   

  1.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816
  • 收稿日期:2016-06-18 修回日期:2016-06-18 出版日期:2016-06-15 发布日期:2016-05-25
  • 作者简介:高明, 男, 江苏江阴人,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卢伟, 男, 江苏句容人,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 基金资助: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校 党 建 与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课 题“ 高 校 传 承 与 弘 扬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意 义 与 路 径 研 究 ”(SZ20150209);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试点项目 “构建 ‘大思政、 大实践、 一贯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特色的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研究”(13BZZ044)

A Restudy of Confid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GAO Ming,LU Wei   

  • Received:2016-06-18 Revised:2016-06-18 Online:2016-06-15 Published:2016-05-25

摘要: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这一相当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与心理问题, 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必然不言而喻。目前学界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理论、 观点,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 丰富和发展。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研究还存在着实地调查与实证研究的缺失、 研究视角的单一宏观化、 信任内涵理解和界定的偏误、 信任机制与路径建构的 “去交往化” 等问题。化解这些问题, 就研究本身来说,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实证研究、 利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就具体理论而言, 我们必须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属性为内在依据、 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交往过程为基本要求, 来理解 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信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