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5, Vol. 34 ›› Issue (6): 119-124.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5.06.016

• 语言 • 上一篇    下一篇

汉语方言“了”类标记的分化及其成因——以山东昌乐话为例

王桂亮1,钟虹2   

  1. 1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 430056;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 430079
  • 收稿日期:2015-09-27 修回日期:2015-09-27 出版日期:2015-12-15 发布日期:2015-11-30
  • 作者简介:王桂亮,男,山东昌乐人,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讲师;钟虹,女,江西赣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事件表述中的时间量研究”(11BYY086);江汉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兼与武汉方言完成体比较”(14011)

Differentiation of“le(了)”in Chinese Dialect and Its Causes——Taking the Changle Dialect for Example

WANG Gui-liang,ZHONG Hong   

  • Received:2015-09-27 Revised:2015-09-27 Online:2015-12-15 Published:2015-11-30

摘要: 助词“了”在山东昌乐话中的对应形式有“溜、嗹、咯”,其中“溜”与“了1”大致对应,能用在可能补语格式“V+C+溜”中;“咯、嗹”与“了2”大致对应,二者在表意和句类选择上分工不同,“咯”侧重对事态的客观陈述,“嗹” 侧重表达对事态的强烈情感和确认态度。除了昌乐话,河南汝南和山东沂水、沂源、莱州等方言里“了2”对应形式也有两个,还有些方言“了1”的对应形式也出现分化。造成方言“了”类标记出现语音形式分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某方言基于自身语法系统的需求,调节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对应关系趋向完善的内部动力,二是普通话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接触渗透带来的异语语法成分的存亡竞争。方言“了”类标记读音形式特别复杂,应重视方言语法系统的独立性,不能根据某一种方言的情况来判定普通话“了”的分合。

关键词: 了, 助词, 山东话, 昌乐话, 方言语法, 语音形式, 类型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