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立博. 汉语“锐词”的界定及其流行社会心理分析[J]. 江汉学术, 2020, 39(4): 119-128. |
[2] |
周建民. 高校网络语言生活及其规范与引导[J]. 江汉学术, 2015, 34(6): 104-110. |
[3] |
周建民. 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异形词研究[J]. 江汉学术, 2013, 32(6): 94-100. |
[4] |
周建民,杨扬. 论网络谐音词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J]. 江汉学术, 2012, 31(3): 30-35. |
[5] |
周建民. 与既有词语相联系的网络词语研究[J]. 江汉学术, 2011, 30(5): 25-30. |
[6] |
冯广艺. 。语言生态与语言嫉妒[J]. 江汉学术, 2011, 30(4): 64-68. |
[7] |
冯广艺,赵曼卡. 说“囧”[J]. 江汉学术, 2010, 29(6): 68-72. |
[8] |
周建民. 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J]. 江汉学术, 2009, 28(6): 72-75. |
[9] |
段曹林,曾翠媚. 网络语言的语义变异[J]. 江汉学术, 2009, 28(6): 76-80. |
[10] |
周建民. 网络语言的对外渗透[J]. 江汉学术, 2008, 27(6): 45-51. |
[11] |
叶红,何洪峰. 网络语言中的“高调/低调”[J]. 江汉学术, 2008, 27(6): 52-54. |
[12] |
郭艳,肖美华. 论网络语言的隐喻、转喻认知机制[J]. 江汉学术, 2008, 27(4): 48-49. |
[13] |
宗丽, 李菁. 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 江汉学术, 2005, 24(1): 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