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8, Vol. 37 ›› Issue (2): 5-10.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8.02.001
张凯成
ZHOU Heng
摘要: 2017 年的中国新诗研究整体上呈现了三个向度:首先,学界在有关“新诗百年”问题的思考中,由“话题”层面的讨论转变为将其作为“视点”的研究,呈现出研究思维的精细化发展,即在摆脱一般性的总结式、扫描式、结论式研究“假面”的基础上,开始探究熔铸诗歌生命本体的研究方式。其次,作为概念的“新诗研究”受到重视,学者们在理论思维的导引下,一方面围绕着研究视野、方法、意识等要素展开讨论,构筑出了“新诗研究”概念的理论空间;另一方面则通过探讨“新诗形式研究”的理论化问题,试图建构研究方式的理论机制。最后,新诗研究载体建设持续精进,尤其建立了新诗理论与批评的“当代意识”,即在认识到诗歌研究与时代之“对话”关系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已有问题,精准捕捉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