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不韦.吕氏春秋[M].陈奇猷, 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十一[M].北京:中国书店, 1986:438. [3] 陈景良.讼学与讼师:宋代司法传统的诠释[M]//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207. [4] 明公书判清明集[M].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7. [5] 虞山襟霞阁.刀笔菁华[M].王有林, 史鸿雯, 校注.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1:61. [6] 党江舟.中国讼师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21. [7] 三尺定衡法家新春[Z].同治刻本. [8] 新镌音释四民要览萧曹明镜:卷一 [Z].刻本. [9] 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四十三 [M].北京:近代史资料丛刊本. [10]刘俊文.官箴书集成:第六册[M].合肥:黄山书社, 1997:43. [11]樊增祥.樊山政书:卷十八 [M].北京:中华书局, 2007:509. [12]吴瑞书.四大恶讼师[M].上海:广益书局, 1942:1. [13]王维俭.林则徐翻译西方国际法著作考略[J].中山大学学报, 1985(1). [14]林鍼.西海记游草[M].长沙:岳麓书社, 1985:46. [15]王立民.上海法制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320. [16]秦元章:论泰西听讼颇合公道[M]//皇朝经济文新编: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7. [17]李贵连.20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M]//中国近代法制与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81-233. [18]张伟仁.清代的法律教育[M]//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38. [19]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报告民国十九年度高等教育概况[G]//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274. [20]杂录[Z].上海法曹杂志(第十二期—第十六期)[Z].上海地方审判厅, 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民国二年(1913年)四月. [21]司法部民十六年实验合格之律师[Z].司法公报(创刊号—第五期)[Z].司法部司法公报发行处,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二月—民国十七年(1928年)二月. [22]呈核暂行律师简章并理由书文并批:中华民国元年七月二十四日[Z].四川司法报告书[R].成都:四川军政府司法司, 民国元年(1912年)八月. [23]许世英.司法计划书[R].民国元年12月. [24]附录[Z].政府公报[Z]北京: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1922.1. [25]刘震.律师道德论[M].上海:上海律师公会.(出版日期不详) [26]王凤瀛.律师对于改良司法之任务[J].法律评论, 1924(31):27-36. [27]张守顺.律师规范[Z].西安:西安正谊律师事务所, 1935. [28]孤云.所望于律师协会第五届大会者[Z]//中华民国律师协会第五届大会特刊.青岛:青岛律师公会, 1933:25. [29] 邓镕.律师制度述要[J].法学会杂志, 1913, 第一卷第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