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裴 萱. 从“审美自律”到“文化启蒙”:存在主义与中国
现代文论建构的知识谱系[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8(3): 108-123. |
[2] |
刘会胜. 儒墨道元典与管理艺术[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2): 83-88. |
[3] |
李莹莹,康瑞. 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见字如面》[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2): 89-93. |
[4] |
徐礼节. 论李怀民对“陶韦”诗歌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兼论李怀民的“平淡”诗学观[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1): 82-86. |
[5] |
程郁儒,万洲杰. 余秀华媒介文本的话语批判[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6): 79-79. |
[6] |
李卯. 近代教育家朱经农教育思想的全面解读[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1): 116-120. |
[7] |
刘进.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引导策略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0(6): 127-131. |
[8] |
吴琳. 直观楚艺术品——感受楚文化“自由激扬,开拓创新”精神[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6): 89-92. |
[9] |
江登琴. 传统延伸抑或新兴媒介:自1982年宪法以来言论自由的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5): 14-20. |
[10] |
严艳萍,侯云汉. 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实习的实践与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5): 76-79. |
[11] |
徐元. 论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3): 107-109. |
[12] |
刘波. 浅析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4): 102-103. |
[13] |
张轶. 发挥艺术专业优势 提高校园文化生活品味[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1): 111-113. |
[14] |
潘家明.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1): 100-103. |
[15] |
幸建华. 稿件处理的艺术[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4): 9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