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15, Vol. 34 ›› Issue (2): 76-82.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5.02.010

• 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辩名、墨以申礼义之道——对荀子政治思想之名学维度的考察

王沁凌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 收稿日期:2015-04-17 修回日期:2015-04-17 出版日期:2015-04-15 发布日期:2015-03-25
  • 作者简介:王沁凌,女,宁夏银川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Xuncius’Criticism to the School of Names and the Mohist School——A Study to Xuncius’Political Thought from the Dimention of Names

WANG Qin-ling   

  • Received:2015-04-17 Revised:2015-04-17 Online:2015-04-15 Published:2015-03-25

摘要: 战国晚期荀子对同时代的名家和墨家提出了激烈批评。他将陈仲、史鰌与公孙龙、惠施归为一类,前者好义高行异于常人,后者擅长怪异难辩之论。二者之行为与思想有“不知止”之蔽,对治他们的办法是止于儒家的礼义之道。墨子非礼乐而尚俭约,墨家一派的宋钘则提出“见侮不辱”、“人之情欲寡”等以支持其非战主张。荀子指出二者的错误在于不知人之性情。人之欲本多,斗起于恶而非辱,礼乐在人性中有深厚的基础。墨子、宋子之说有悖于人情而不能实行。名家和墨家的理论从根本上与荀子的政治主张不合,无益于强调尊卑贵贱之差别的礼义之道的施行。荀子通过驳斥他们的看法以建立自己的名学理论,指出制名与用名的目的是使人获知和践行治理群生的礼义之道,他期望阐明作为“治之经理”的儒家之道以改造当时混乱的政治现实。

关键词: 荀子, 名家, 墨家, 政治哲学, 礼义之道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