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学术 ›› 2025, Vol. 44 ›› Issue (3): 42-53.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5.03.004

• 社会学专题_社区治理与创新 • 上一篇    

党建引领社区善治的空间建构

韩瑞波,王书梦   

  1.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武汉 430079
  • 收稿日期:2025-02-22 出版日期:2025-06-15 发布日期:2025-06-15
  • 作者简介:韩瑞波,男,河北邢台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编辑,E-mail:han0502@foxmail.com;王书梦,女,河南驻马店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E-mail:3318880697@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研究”(23ZDA069)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Governance of Good Community Led by Party Building

HAN Ruibo,WANG Shumeng   

  • Received:2025-02-22 Online:2025-06-15 Published:2025-06-15

摘要: 空间作为活动的场所、结果以及对象,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物理架构,更是承载社会关系、权力结构、经济利益以及文化认同等多重面向的动态舞台,会以一种显著方式参与地方化的微观治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可被视为特定空间中权力、资本、技术、关系等要素进行互动与重组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将社区空间有效形塑为兼具内聚性与开放性、技术性与人文性、价值性与民主性的善治形态。实现党建引领社区善治的空间建构亟须发挥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党建引领与空间治理进行系统性的有机耦合。借此,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中的30个最佳案例展开剖析,致力于解读党建引领与建构社区善治空间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在自下而上的社会冲突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号召的内外因驱动下,党组织通过整合空间要素,进行权力规制、资本融合、智慧联结、关系织网,凭借党的组织优势、话语优势和执政优势,能有效实现 社区善治的空间建构。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扎根理论, 社区治理, 善治, 空间建构

中图分类号: